孟子曰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
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;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人恒过,然后能改。
孟子曰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。
其为人也寡欲,虽有不存焉者,寡矣;其为人也多欲,虽有存焉者,寡矣。
浩生不害问曰:“乐正子何人也?”
孟子曰:“善人也,信人也。
”
“何谓善?何谓信?”
曰: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,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。
乐正子,二之中,四之下也。
孟子曰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,伯夷、柳下惠是也。
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;闻柳下惠之风者,薄夫敦,鄙夫宽。
奋乎百世之上,百世之下,闻者莫不兴起也。
孟子曰:“梓匠、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
孟子曰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之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。
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
桃应问曰:“舜为天子,皋陶为士,瞽瞍杀人,则如之何?”孟子曰:“执之而已矣。
”“然则舜不禁与?”
曰:“夫舜恶得而禁之?夫有所受之也。
”
“然则舜如之何?”
曰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也。
孟子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
鸡鸣而起,孳孳为利者,跖之徒也。
欲知舜与跖之分,无他,利与善之间也。
孟子曰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
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,及其长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
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;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
孟子曰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
孟子居邹,季任为任处守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处于平陆,储子为相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他日由邹之任,见季子;由平陆之齐,不见储子。
公都子问曰:“钧是人也,或为大人,或为小人,何也?”
孟子曰:“从其大体为大人,从其小体为小人。
”
曰:“钧是人也,或从其大体,或从其小体,何也?”
曰:“耳目之官不思,而蔽于物,物交物,则引之而已矣。
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。
孟季子问公都子曰:“何以谓义内也?”
曰:“行吾敬,故谓之内也。
”
“乡人长于伯兄一岁,则谁敬?”曰:“敬兄。
”
“酌则谁先?”曰:“先酌乡人。
孟子曰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
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
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
万章曰:“尧以天下与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否。
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。
”
“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”曰:“天与之。
孟子曰:“西子蒙不洁,则人皆掩鼻而过之。
虽有恶人,齐戒沐浴,则可以祀上帝。
孟子曰:“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
孟子曰:“君仁,莫不仁;君义,莫不义。
孟子谓乐正子曰:“子之从于子敖来,徒餔啜也。
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。
孟子曰:“存乎人者,莫良于眸子。
眸子不能掩其恶。
胸中正,则眸子了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
孟子曰:“人有恒言,皆曰‘天下国家’。
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万章问曰:“宋,小国也。
今将行王政,齐楚恶而伐之,则如之何?”
孟子曰:“汤居亳,与葛为邻,葛伯放而不祀。
汤使人问之曰:‘何为不祀?’曰:‘无以供牺牲也。
墨者夷之,因徐辟而求见孟子。
孟子曰:“吾固愿见,今吾尚病,病愈,我且往见,夷子不来!”他日又求见孟子。
孟子曰:“吾今则可以见矣。
孟子谓蚳鼃曰:“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,似也,为其可以言也。
今既数月矣,未可以言与?”蚔鼁谏于王而不用,致为臣而去。
齐人曰:“所以为蚔鼁,则善矣;所以自为,则吾不知也。
孟子曰:“尊贤使能,俊杰在位,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。
市廛而不征,法而不廛,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。
关讥而不征,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。
滕文公问曰:“滕,小国也。
竭力以事大国,则不得免焉。
如之何则可?”
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。
孟子谓齐宣王曰:“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,比其反也,则冻馁其妻子,则如之何?”
王曰:“弃之。
”
曰:“士师不能治士,则如之何?”
王曰:“已之。
”
曰:“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”
王顾左右而言他。
齐宣王问曰:“人皆谓我毁明堂,毁诸?已乎?”
孟子对曰:“夫明堂者,王者之堂也。
王欲行王政,则勿毁之矣。
”
王曰:“王政可得闻与?”
对曰:“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
梁惠王曰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
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长子死焉;西丧地于秦七百里;南辱于楚。
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?”
孟子对曰:“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
暮年无不与心违,节物过从事总非。
何处青梅尝煮酒,谁家红药试单衣。
半酣便合拿舟去,骤热犹容借扇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