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清清塘中莲,亭亭思公贤。
思公爱公莲,欲往隔湖天。
通直得自性,芳意谁与传。
吾闻至人踵息不以喉,师今心听欲废耳。
师能借听役以心,心我都忘听何起。
说空已是自缠缚,只此了然皆具足。

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


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


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




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,岂有不通世务者耶?




艾子曰:“不须试之他,但问君之子,所食者米,从何来?


若知之,吾当妄言之罪。

老鸦衔肉纸飞灰,万里家山安在哉!


苍耳林中太白过,鹿门山下德公回。


管宁投老终归去,王式当年本不来。


记取城南上巳日,木棉花落刺桐开。

桂水分五岭,衡山朝九疑。


乡关渺安西,流浪将何之。


素色愁明湖,秋渚晦寒姿。

谪辞魏阙鹓鸾隔,老入庐山麋鹿随。


薄暮萧条投寺宿,凌晨清净与僧期。


双林我起闻钟后,只日君趋入阁时。

马上哦诗画醉鞭,东城南陌去翩翩。


微风蹙水鱼鳞浪,薄日烘云卵色天。


隔屋鸠鸣闲院落,争门花簇小辎軿。

君登青云去,予望青山归。


云山从此别,泪湿薜萝衣。

秾李四弦风拂席,昭华三弄月侵床。


我无红袖堪娱夜,正要青奴一味凉。

青奴元不解梳妆,合在禅斋梦蝶床。


公自有人同枕簟,肌肤冰雪助清凉。

梁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
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
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。

何处高人云路迷,相逢忽荐目前机。


偶看菜叶随流水,知有茅茨在翠微。


琐细夜谈皆可听,烟霏秋雨欲同归。

一别人间万事空,他年何处却相逢。


不须更话三生石,紫翠参天十二峰。

摆手临行一寄声,故应离合未忘情。


炷香瀹茗知何处,十二峰前海月明。

宰臣思得度,鸥鸟恋为群。


远客回飞锡,空山卧白云。


夕阳孤艇去,秋水两溪分。

沧浪潭水照潭花,无赖家家恼杜家。


不数潘安河内县,堪留卫玠洛阳车。


晴烟翡翠兰苕湿,凉雨鸳鸯荇藻斜。

佳丽东南地,登临罨画中。


竹云笼晓渚,梅雨澹烟空。


风顺帆如马,天高月似弓。

高栋虚窗五月凉,客来扫地旋焚香。


白云低绕明月观,涨海东流清暑堂。


病久渴心思沆瀣,梦回馀念属潇湘。

莫叹徒劳向宦途,不群气岸有谁如。


南陵暂掌仇香印,北阙终行贾谊书。


好趁江山寻胜境,莫辞韦杜别幽居。

绿发监州丹府归,还家乐事我先知。


群童竹马交迎日,二老兰觞初见时。


黄卷新书芸委积,青山旧路菊离披。

常经绝脉塞,复见断肠流。


送子成今别,令人起昔愁。


陇云晴半雨,边草夏先秋。

藩戚三雍暇,禅居二室隈。


忽闻从桂苑,移步践花台。


敏学推多艺,高谈属辩才。

白石先生眉发光,已分甜雪饮红浆。


衣巾半染烟霞气,语笑兼和药草香。


茅洞玉声流暗水,衡山碧色映朝阳。

东坡因地夙相亲,玉局终为继戴人。


禄仕岂知承末轨,恩光又许袭前尘。


青蝇附骥元非援,白玉无瑕晚更真。

古碣穿云罅。
记当日、黄门诏狱,群贤就鲊。
激起金阊十万户,白棓霜戈激射。

日暮秋风起,关山断别情。


泪随黄叶下,愁向绿樽生。


野路归骖转,河洲宿鸟惊。

三日春风尘涨天,沟泥愁污破鞍鞯。


扫门静闭无来客,隐几深居学坐禅。


薄雨掠尘时点点,细蟾窥夜独娟娟。

国之东北角,有国每朝天。


海力浸不尽,夷风常宛然。


山藏罗刹宅,水杂巨鳌涎。

见说还南去,迢迢有侣无。


时危须早转,亲老莫他图。


小店蛇羹黑,空山象粪枯。

五岭难为客,君游早晚回。


一囊秋课苦,万里瘴云开。


金柱根应动,风雷舶欲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