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战蟠根地,双阴净梵居。


凌云枝已密,似蹼叶非疏。


影落邻僧院,风摇上客裾。

密雪犯阳和,寒阶覆短莎。


条牙摧不展,鸟舌噤应多。


变令已为失,易消如未苛。

楚舸高帆未可开,满帆风暴作阴雷。


圣文亹亹伤漂溺,世路纷纷自往来。


浮磬犹闻传激越,沉妖不见锁渊回。

出舟湖渺渺,月白绝纤氛。


已见水如鉴,莫生波上云。


独征何慕侣,冷酌不知醺。

日下绣衣客,江南燕尾艎。


迹虽同鹢退,心不假犀凉。


旧国旌旄去,包原苑囿荒。

共逢香刹住,万景笔头堆。


池水蛟龙尽,汀洲雁鹄来。


远游情莫落,去国意徘徊。

江东有贤守,好客似春申。


自构杏梁地,不生珠履尘。


乐章思季子,后俊得吴均。

虚云临滉漾,桥势对隆穹。


环佩佳人去,汀洲翠带空。


橘船过砌下,兰栋起云中。

在昔有佳句,故人如远来。


竞生吴客衽,不上楚王台。


稍拂清樽动,时吹翠帟开。

雨过见虹明,长桥欲映城。


窗间晴气入,空际昼凉生。


有扇徒看画,无冰自觉清。

寻常不病眼,青白看人多。


暂见朱成碧,难逢扁与和。


金篦旧说在,诃子古方磨。

霜露每怀感,江山空复情。


老便林室静,坐厌巷童声。


尽日都无语,逢人亦强迎。

每爱孔北海,樽中常不空。


今无酒与客,唯有月兼风。


远色曾何隔,微凉亦已同。

曾未学黄庭,衰颜已可惊。


诗能如阮籍,评不愧钟嵘。


玉轸调初美,冰壶想更清。

唯是圃人巧,非关元化偏。


折条违物理,迁艳得花权。


美女嫁寒婿,丑株生极妍。

来见寒沙鸟,长随上下波。


乃知游宦迹,不似施松萝。


子语马喻马,吾吟柯伐柯。

云归在高岭,人见是无心。


矫矫将栖鸟,遥遥傍故林。


南方虽有暖,腊月易成阴。

答影陶潜兴,长吟为我听。


与之相遇日,曾不异于形。


动静随生趣,存藏委曜灵。

园林固足胜,景著必人贤。


将泛杯中物,远分湖水泉。


来从百花底,转向众宾前。

尝记论诗语,辞卑名亦沦。


宁从陶令野,不取孟郊新。


琢砾难希宝,嘘枯强费春。

仲春月既望,物候恰分中。


窗听五更雨,花开前日风。


诗成止酒后,病怯举杯空。

一叶与风舞,已知天地情。


将令百果实,竞振群虫声。


陶令欲收秫,豳人思誓觥。

东国春归早,南园百卉宜。


萱芽开翠颖,杏萼破烟姿。


青垄将鸣雉,乔林未啭鹂。

春云已泊帘,浓淡半晴天。


沙草微抽绿,林枝远带烟。


况兹逢晚景,那更送归船。

世路多氛垢,人间浪逐名。


是非还自喻,宠辱固堪惊。


薄宦真何恋,丹砂傥可成。

东吴临海若,看月上青冥。


河汉微分练,星辰淡布萤。


细烟沉远水,重露裛空庭。

密霰来新岁,春阳气渐微。


侵庭草芽冻,纷杂雁行飞。


江寺谁开径,湖山我欲归。

当时植珍木,岂是昧前规。


废宅长春草,故山存旧碑。


已嗟良璧毁,安识古松姿。

穷览川原胜,经行未厌频。


樵深但闻斧,谷暖自留春。


临水何妨坐,看云忽滞人。

自倚春风暖,轻袍犯雪来。


过塘迷绿水,拂树杂芳梅。


山蔽峰难辨,樵通径易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