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都人夹望禁槐傍,阊阖初开旭日光。


雕玉翠鞍牵騕袅,盘龙朱辇烂文章。


焚香閟殿开严帐,汲水寒沟洒广庄。

飞乌先日出,谁知彼雌雄。


岂无腐鼠食,来啄秽厕虫。


饱腹上高树,跋觜噪西风。

遨游非昔时,轻舸偶同泛。


山水心有慕,屡往如有欠。


平生共好尚,饮食未尝厌。

长星彗云出,天狗欲堕鸣。


狗扫不见迹,昭晰河汉横。


河汉秋转净,箕斗垂光晶。

昔见白髭惊,今见白髭喜。


人将拔去之,我独不然耳。


拔之既更生,留之何所耻。

隔竹已见月,清光度溪来。


移影上素壁,与我相徘徊。


是夜正中秋,天地雾露开。

天为水苍玉,月拖潭面冰。


万里绝瑕玷,百文已澄凝。


山河了然在,星斗光莫增。

一年一见最堪惜,百岁百夕能几多。


纵有明年似今夕,明年同会复如何。

寻常圆魄岂不好,竞爱今宵分外明。


明极只知无隔碍,谁言桂树向中生。

不见沙上双飞鸟,莫取波中比目鱼。


重过三沟特惆怅,西风满眼是秋蕖。

闻向蓬莱宿,鳌峰第几层。


秋声暗叶雨,残梦空堂灯。


推枕感孤雁,抽琴弹坏陵。

秋蠹无完叶,疏丛有瘁茎。


偶来庭树下,重看露葩荣。


众自守常理,独开偏见情。

半世惯歧路,不怕唱阳关。
朝来印绶解去,今夕枕初安。
莫是散场优孟,又似下棚傀儡,脱了戏衫还。

合望月时常望月,分明不得似今年。


仰头五夜风中立,从未圆时直到圆。

月似圆来色渐凝,玉盆盛水欲侵棱。


夜深尽放家人睡,直到天明不炷灯。

今夜月明胜昨夜,新添桂树近东枝。


立多地湿舁床坐,看过墙西寸寸迟。

乱云遮却台东月,不许教依次第看。


莫为诗家先见镜,被他笼与作艰难。

半秋初入中旬夜,已向阶前守月明。


从未圆时看却好,一分分见傍轮生。

秋潦收四野,晴云无一斑。


忽惊龙门缺,远见鸣皋山。


凉飙入毛发,颢气清心颜。

昔公在洛师,未尝弃嘉节。


今宵秋半分,空羡西园月。


天色湛澄清,风声冷骚屑。

经岁侍佳节,无如阴霭何。


果然时雨足,安用月华多。


未免银缸进,空闻玉漏过。

穷秋直省舍,大雨吁可畏。


九河翻层空,入夜愈恣睢。


置床东壁根,时有涂塈坠。

故人音信绝,对月动相思。


清露滴红叶,此怀当告谁。


秋风广陵郭,正是望涛时。

大火已西落,温风犹袭人。


留连惜纨扇,散诞脱纱巾。


蟾影夜色浅,蛩声秋意新。

菊蕊如排粟,青青见叶心。


未尝窥白日,何以散黄金。


攲侧疏篱短,绵延蔓草深。

怅望中秋月,于今已上弦。


明生圭样小,影露桂花偏。


幽思邈难致,浮云去不还。

夜色槐阴重,雨声官舍寒。


野农安敢问,环堵未能完。


尽日流云度,何时大块乾。

旷野天垂地,川晴水见沙。


河回迷向背,岸断忽桑麻。


水阔时浮鹭,陂寒乍集鸦。

初过三伏暑初归,风景谁知遽惨悽。


短日旅愁消美酒,五更乡梦托晨鸡。


江天水冷鱼龙蛰,野泽风多鸿雁稀。

江上秋阴合,柯山晓雨来。


貂裘欲辞箧,纨扇已生埃。


落叶湿相藉,晚花寒未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