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风未肯入东门,走马还寻去岁村。


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。


江城白酒三杯酽,野老苍颜一笑温。

稚川真长生,少从郑公游。


孝章偶不死,免为文举忧。


馀龄会有适,独往岂相攸。

学语雏莺在柳阴,临行呼出翠帷深。


通家不隔同年面,得路方知异日心。


趁着春衫游上苑,要求国手教新音。

乱山环合水侵门,身在淮南尽处村。


五亩渐成终老计,九重新扫旧巢痕。


岂惟见惯沙鸥熟,已觉来多钓石温。

坡陀巨麓起连峰,积累当年庆自钟。

灵运子孙俱得凤,慈明兄弟孰非龙?

河梁会作看云别,诗社何妨载酒从。

只有西湖似西子,故应宛转为君容。

苒苒中秋过,萧萧两鬓华。


寓身此世一尘沙。


笑看潮来潮去、了生涯。

九十日春都过了,贪忙何处追游。


三分春色一分愁。


雨翻榆荚阵,风转柳花毬。

怪此花枝怨泣,托君诗句名通。


凭将草木记吴风,继取相如云梦。



点笔袖沾醉墨,谤花面有惭红。

古岸开青葑,新渠走碧流。


会看光满万家楼,记取他年扶路、入西州。



佳节连梅雨,馀生寄叶舟。

东南此去几时归,倦鸟孤云岂有期。


断送一生消底物,三年光景六篇诗。

梦绕吴山却月廊,白梅卢橘觉犹香。


会稽且作须臾意,从此归田策最良。

乞郡三章字半斜,庙堂传笑眼昏花。


上人问我迟留意,待赐头纲八饼茶。

心闲诗自放,笔老语翻疏。


赠我皆强韵,知君得异书。


滔滔沮叟是,绰绰孟生馀。

秋霜春雨不同时,万里今从海外归。


已出网罗毛羽在,却寻云迹帖天飞。

仙衣不用剪刀裁,国色初酣卯酒来。


太守问花花有语,为君零落为君开。

江边阵马走千峰,问讯方知冀北空。


尤物已随清梦断,真形犹在画图中。


归来晚岁同元亮,却扫何人伴敬通。

箕踞狂歌老瓦盆,燎毛燔肉似羌浑。


传呼草市来携客,洒扫渔矶共置樽。


山下黄童争看舞,江干白骨已衔恩。

自酌金樽劝孟光,更教长笛奏伊、凉。


牵衣男女绕太白,扇枕郎君烦阿香。


诗病逢春转深痼,愁魔得酒暂奔忙。

我生孤僻本无邻,老病年来益自珍。


肯对红裙辞白酒,但愁新进笑陈人。


北山怨鹤休惊夜,南亩巾车欲及春。

月入秋帏病枕凉,霜飞夜簟故衾香。


可怜吹帽狂司马,空对亲舂老孟光。


不作雍容倾坐上,翻成肮脏倚门傍。

喜逢门外白衣人,欲脍湖中赤玉鳞。


游舫已妆吴榜稳,舞衫初试越罗新。


欲将渔钓追黄帽,未要靴刀抹绛巾。

生还粗胜虞,早退不如疏。


垂死初闻道,平生误信书。


风涛惊夜半,疾病送灾馀。

一梦江湖费五年,归来风物故依然。


相逢一醉是前缘。



迁客不应常眊氉,使君为出小婵娟。

别梦已随流水,泪巾犹裛香泉。


相如依旧是臞仙。


人在瑶台阆苑。

白云在天不可呼,明月岂肯留庭隅。


怪君西行八百里,清坐十日一事无。



路人不识呼尚书,但见凛凛雄千夫。

绣鞅玉镮游,灯晃帘疏笑却收。


久立香车催欲上,还留,更且檀唇点杏油。



花遍《六幺》毬,面旋回风带雪流。

秋风卷黄落,朝雨洗绿净。


人贪归路好,节近中原正。


下岭独徐行,艰险未敢忘。

朱颜发过如春醅,胸中梨枣初未栽。


丹砂未易扫白发,赤松却欲参黄梅。



寒溪本自远公社,白莲翠竹依崔嵬。

象服盛簪珥,岂是邢夫人。


敝衣破冠履,可怜范叔贫。


君看崔员外,晚就观国宾。

人众者胜天,天定亦胜人。


邓通岂不富,郭解安得贫。


惊飞贺厦燕,走散入幕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