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请得一日假,来游半月泉。


何人施大手,擘破水中天。

《折杨》新曲万人趋,独和先生《于蔿于》。


但信椟藏终自售,岂知碗脱本无模。


朅从冰叟来游宦,肯伴臞仙亦号儒。

微霰疏疏点玉堂,词头夜下搅衣忙。


分光御烛星辰烂,拜赐宫壶雨露香。


醉眼有花书字大,老人无睡漏声长。

屋上山禽苦唤人,槛前冰沼忽生鳞。


老来厌伴红裙醉,病起空惊白发新。


卧听使君鸣鼓角,试呼稚子整冠巾。

古观正依林麓断,居民来就水泉甘。


乱溪赴渭争趋北,飞鸟迎山不复南。


羽客衣冠朝上象,野人香火祝春蚕。

鸟噪猿呼昼闭门,寂寥谁识古皇尊。


青牛久已辞辕轭,白鹤时来访子孙。


山近朔风吹积雪,天寒落日淡孤村。

洞里吹箫子,终年守独幽。


石泉为晓镜,山月当帘钩。


岁晚杉枫尽,人归雾雨愁。

未应将军聘,初从季直游。


绛纱生不识,苍石尚能留。


岂害依梁冀,何须困李侯。

唐初传有此,乱后不留碑。


畏虎关门早,无村得米迟。


山泉自入瓮,野桂不胜炊。

东去愁攀石,西来怯渡桥。


碧潭如见试,白塔苦相招。


野馈惭微薄,村沽慰寂寥。

翠壁下无路,何年雷雨穿。


光摇岩上寺,深到影中天。


我欲然犀看,龙应抱宝眠。

晃荡平川尽,坡陀翠麓横。


忽逢孤塔迥,独向乱山明。


信足幽寻远,临风却立惊。

我昔登朐山,出日观沧凉。


欲济东海县,恨无石桥梁。


今兹黎母国,何异于公乡。

申、韩本自圣,陋古不复稽。


巨君纵独欲,借经作岩崖。



遂令青衿子,珠璧人人怀。

馀龄难把玩,妙解寄笔端。


常恐抱永叹,不及丘明、迁。



亲友复劝我,放心饯华颠。

南荣晚闻道,未肯化庚桑。


陶顽铸强犷,枉费尘与糠。


越子古成之,韩生教休粮。

蓝乔近得道,常苦世褊迫。


西游王屋山,不践长安陌。


尔来宁复见,鸟道度太白。

博大古真人,老聃、关尹喜。


独立万物表,长生乃馀事。



稚川差可近,倘有接物意。

相如偶一官,嗤鄙蜀父老。


不记犊鼻时,涤器混佣保。


著书曾几何,渴肺灰土燥。

故山不可到,飞梦隔五岭。


真游有黄庭,闭目寓两景。


室空无可照,火灭膏自冷。

斜日照孤隙,始知空有尘。


微风动众窍,谁信我忘身。


一笑问儿子,与汝定何亲。

南村诸杨北村卢,白华青叶冬不枯。


垂黄缀紫烟雨里,特与荔子为先驱。


海山仙人绛罗襦,红纱中单白玉肤。

罗浮山下梅花村,玉雪为骨冰为魂。


纷纷初疑月桂树,耿耿独与参横昏。


先生索居江海上,悄如病鹤栖荒园。

春风岭上淮南村,昔年梅花曾断魂。


岂知流落复相见,蛮风蜑雨愁黄昏。


长条半落荔支浦,卧树独秀桄榔园。

野菊生秋涧,芳心空自知。


无人惊岁晚,惟有暗蛩悲。


花开涧水上,花落涧水湄。

我归自南山,山翠犹在目。


心随白云去,梦绕山之麓。


汝从何方来,笑齿粲如玉。

自我来关辅,南山得再游。


山中亦何有,草木媚深幽。


菖蒲人不识,生此乱石沟。

芎藭生蜀道,白芷来江南。


漂流到关辅,犹不失芳甘。


濯濯翠茎满,愔愔清露涵。

官舍有丛竹,结根问囚厅。


下为人所径,土密不容钉。


殷勤戒吏卒,插棘护中庭。

行乐惜芳辰,秋风常苦早。


谁知念离别,喜见秋瓜老。


秋瓜感霜霰,茎叶飒已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