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摇曳巴陵洲渚分,清江传语便风闻。

山长不见秋城色,日暮蒹葭空水云。

我行向厌次,夏扇日在摇。


甘瓜未除垄,高柳尚鸣蜩。


驾言聊摄归,飞霜晓封条。

古今作生竹,能者未十辈。


吴生勒枝叶,筌寀远不逮。


江南铁钩锁,最许诚悬会。

孟子曰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
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;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人恒过,然后能改。

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
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而道存焉。
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

高子曰:“禹之声,尚文王之声。
”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

曰:“以追蠡。

孟子曰:“不信仁贤,则国空虚;无礼义,则上下乱;无政事,则财用不足。

孟子曰: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;天下无道,以身殉道;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。

公孙丑曰:“《诗》曰:‘不素餐兮。
’君子之不耕而食,何也?”


孟子曰:“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;其子弟从之,则孝悌忠信。

孟子曰:“伯夷辟纣,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太公辟纣,居东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天下有善养老,则仁人以为己归矣。

孟子曰:“以佚道使民,虽劳不怨。
以生道杀民,虽死不怨杀者。

孟子曰:“教亦多术矣,予不屑之教诲也者,是亦教诲之而已矣。

陈子曰:“古之君子何如则仕?”孟子曰:“所就三,所去三。
迎之致敬以有礼,言将行其言也,则就之;礼貌未衰,言弗行也,则去之。
其次,虽未行其言也,迎之致敬以有礼,则就之;礼貌衰,则去之。

鲁欲使乐正子为政。
孟子曰:“吾闻之,喜而不寐。


公孙丑曰:“乐正子强乎?”曰:“否。

白圭曰:“丹之治水也愈于禹。
”孟子曰:“子过矣。
禹之治水,水之道也。

白圭曰:“吾欲二十而取一,何如?”


孟子曰:“子之道,貉道也。
万室之国,一人陶,则可乎?”


曰:“不可,器不足用也。


曰:“夫貉,五谷不生,惟黍生之。

孟子曰:“今之事君者曰:‘我能为君辟土地,充府库。
’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
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求富之,是富桀也。

鲁欲使慎子为将军。
孟子曰:“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殃民。
殃民者,不容于尧舜之世。

孟子曰:“五霸者,三王之罪人也;今之诸侯,五霸之罪人也;今之大夫,今之诸侯之罪人也。
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
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

淳于髡曰:“先名实者,为人也;后名实者,自为也。
夫子在三卿之中,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,仁者固如此乎?”


孟子曰:“居下位,不以贤事不肖者,伯夷也;五就汤,五就桀者,伊尹也;不恶污君,不辞小官者,柳下惠也。
三子者不同道,其趋一也。

孟子居邹,季任为任处守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处于平陆,储子为相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他日由邹之任,见季子;由平陆之齐,不见储子。

宋牼将之楚,孟子遇于石丘。
曰:“先生将何之?”


曰:“吾闻秦楚构兵,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。
楚王不悦,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,二王我将有所遇焉。

公孙丑问曰:“高子曰:‘小弁,小人之诗也。
’”


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曰:“怨。


曰:“固哉,高叟之为诗也!有人于此,越人关弓而射之,则己谈笑而道之;无他,疏之也。

曹交问曰:“人皆可以为尧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然。
”“交闻文王十尺,汤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长,食粟而已,如何则可?”


曰:“奚有于是?亦为之而已矣。
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;今曰举百钧,则为有力人矣。

任人有问屋庐子曰:“礼与食孰重?”曰:“礼重。


“色与礼孰重?”曰:“礼重。


曰:“以礼食,则饥而死;不以礼食,则得食,必以礼乎?亲迎,则不得妻;不亲迎,则得妻,必亲迎乎!”屋庐子不能对,明日之邹以告孟子。

孟子曰:“今有无名之指,屈而不信,非疾痛害事也,如有能信之者,同不远秦楚之路,为指之不若人也。
指不若人,则知恶之;心不若人,则不知恶,此之谓不知类也。

储子曰:“王使人瞷夫子,果有以异于人乎?”孟子曰:“何以异于人哉?尧舜与人同耳。

孟子曰:“君子之泽五世而斩,小人之泽五世而斩。
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诸人也。

孟子曰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

孟子曰:“人之易其言也,无责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