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武望馀杭,云海天涯两杳茫。
何日功成名遂了,还乡,醉笑陪公三万场。


不用诉离觞,痛饮从来别有肠。

回首乱山横,不见居人只见城。
谁似临平山上塔,亭亭,迎客西来送客行。


归路晚风清,一枕初寒梦不成。

晚景落琼杯,照眼云山翠作堆。
认得岷峨春雪浪,初来,万顷蒲萄涨绿醅。


暮雨暗阳台,乱洒歌楼湿粉腮。

霜降水痕收,浅碧鳞鳞露远洲。
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,破帽多情却恋头。


佳节若为酬,但把清樽断送秋。

千骑试春游,小雨如酥落便收。


能使江东归老客,迟留,白酒无声滑泻油。



飞火乱星球,浅黛横波翠欲流。

寒雀满疏篱,争抱寒柯看玉蕤。


忽见客来花下坐,惊飞,蹋散芳英落酒巵。



痛饮又能诗,坐客无毡醉不知。

凉簟碧纱厨,一枕清风昼睡馀。


臥听晚衙无一事,徐徐。


读尽床头几卷书。

怅望送春杯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


花满楚城愁远别,伤怀,何况清丝急管催。



吟断望乡台,万里归心独上来。

天与化工知,赐得衣裳总是绯。


每向华堂深处见,怜伊,两个心肠一片儿。



自小便相随,绮席歌筵不暂离。

冰雪透香肌,姑射仙人不似伊。


濯锦江头新样锦,非宜,故著寻常淡薄衣。



暖日下重帏,春睡香凝索起迟。

未倦长卿游,漫舞天歌烂不收。
不是使君能矫世,谁留,教有琼梳脱麝油。

香粉缕金毬,花艳红笺笔欲流。

寒玉细凝肤,清歌一曲《倒金壶》。


冶叶倡条遍相识,争如,豆蔻花梢二月初。



年少即须臾,芳时偷得醉工夫。

何处倚阑干,弦管高楼月正圆。


胡蝶梦中家万里,依然,老去愁来强自宽。



明镜借红颜,须著人间比梦间。

绣鞅玉镮游,灯晃帘疏笑却收。


久立香车催欲上,还留,更且檀唇点杏油。



花遍《六幺》毬,面旋回风带雪流。

不到谢公台,明月清风好在哉。


旧日髯孙何处去,重来,短李风流更上才。



秋色渐摧颓,满院黄英映酒杯。

旌旆满江湖,诏发楼船万舳舻。
投笔将军因笑我,迂儒,帕首腰刀是丈夫。

粉泪怨离居,喜子垂窗报捷书。

裙带石榴红,却水殷勤解赠侬。


应许逐鸡鸡莫怕,相逢,一点灵犀必暗通。



何处遇良工,琢刻天真半欲空。

泪咽却无声,只向从前悔薄情。


凭仗丹青重省识,盈盈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


别语忒分明,午夜鹣鹣梦早醒。

烟暖雨初收,落尽繁花小院幽。


摘得一双红豆子,低头,说着分携泪暗流。



人去似春休,卮酒曾将酹石尤。

何处淬吴钩?


一片城荒枕碧流。


曾是当年龙战地,飕飕。


塞草霜风满地秋。

灯影伴鸣梭,织女依然怨隔河。


曙色远连山色起,青螺。


回首微茫忆翠娥。

红叶满寒溪,一路空山万木齐。
试上小楼极目望,高低。
一片烟笼十里陂。

何处望神州?


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

千古兴亡多少事?


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
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

隔户语春莺,才挂帘儿敛袂行。


渐见凌波罗袜步,盈盈,随笑随颦百媚生。



着意听新声,尽是司空自教成。

日日老莱衣,更解风流蜡凤嬉。


膝上放教文度去,须知:要使人看玉树枝。



剩记乃翁诗,绿水红莲觅旧题。

无处着春光,天上飞来诏十行。


父老欢呼童稚舞,前岗,千载周家孝义乡。



草木尽芬芳,更觉溪头水也香。

欹枕艣声边,贪听咿哑聒醉眠。


梦里笙歌花底去,依然,翠袖盈盈在眼前。



别后两眉尖,欲说还休梦已阑。

好个主人家,不问因由便去嗏。


病得那人妆晃子,巴巴,系上裙儿稳也哪。



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

早岁入皇州。
尊酒相逢尽胜流。
三十年来真一梦,堪愁。

归梦寄吴樯。
水驿江程去路长。
想见芳洲初系缆,斜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