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时高蹈翰墨场,江南李氏洛下杨。


二人殁后数来者,西台唯有尚书郎。


篆科草圣凡几家,奄有汉魏跨两唐。

乖阙意方弭,安知忽来翔。


累日重欢宴,一旦复离伤。


置酒慰兹夕,秉烛坐华堂。

岸筱覆回溪,回溪曲如月。


沈沈水容绿,寂寂流莺歇。


浅石方凌乱,游禽时出没。

清赏非素期,偶游方自得。


前登绝岭险,下视深潭黑。


密竹已成暮,归云殊未极。

有美佳宾贤主人,布衣曾共脱京尘。


欢来未觉岁华晚,醉后能令秋气春。


发誉早同初宦日,收功终藉老成身。

从军在河上,仗钺喜公来。


幕府方闲暇,歌钟得纵陪。


它年老宾佐,过国泣楼台。

谪堕神仙侣,飞翔鸾凤姿。


旧逢黄石老,阴许赤松期。


历历僧伽记,申申邓傅词。

妙年收贾傅,白首贵王阳。


志气文章在,功名岁月长。


遗孙依旧德,故吏满诸方。

一字诗中义未分,少微今已应星文。


闲人早是无凭据,更与闲人开后门。

真宰无私妪煦同,洛花何事占全功。


山河势胜帝王宅,寒暑气和天地中。


尽日玉盘堆秀色,满城绣毂走香风。

寒压春头草未芽,喜闻置酒赏新葩。


官仪赫奕三川守,野意萧疏四皓家。


不用管弦妨淡泊,岂容桃李竞繁华。

嵩峰远叠千重雪,伊浦低临一片天。


百顷平皋连别馆,两行疏柳拂清泉。


国须柱石扶丕构,人待楼航济巨川。

达磨自云传佛心,绪言迷世到于今。


既携只履归西域,安得遗灵在少林。


孤月正明高殿冷,清风不断老松深。

昔公在洛师,未尝弃嘉节。


今宵秋半分,空羡西园月。


天色湛澄清,风声冷骚屑。

不侍庾公宴,月华虚四秋。


幸逢东阁开,又阻西园游。


清辉散广坐,孤影随行辀。

今秋少雨冬不雪,麦寄浮埃根欲绝。


圣主焦心闵万民,负扆不怡常膳撤。


诏书朝下遍九州,岳渎百神俱祷求。

繁华两佳节,邂逅适同时。


雅俗共为乐,风光如有期。


晓烟新里巷,春服满津涯。

京洛春何早,凭高种岭梅。


纷披百株密,烂漫一朝开。


青女工黏缀,霜娥巧剪裁。

叶下宫槐老,云飞洛浦秋。


复陪元礼棹,却望仲宣楼。


曲岸迷频转,遥山碎不流。

小桃似喜相君来,争发新花继落梅。


更仗环溪醒残酒,没篙春水绿于苔。

甲第朱门久不开,春风潜入发江梅。


今朝丞相双车辙,碾破林间水畔苔。

芳菲触目已萧然,独著金衣奉老仙。


若占上春先秀发,千花万卉不成妍。

地胜风埃外,门深花竹间。


波光冷于玉,溪势曲如环。


荣路回翔厌,华轩啸咏闲。

何事挂冠客,至今留帝台。


红尘终可厌,青眼不长开。


春路半消雪,寒枝初破梅。

北阙黄金印,西山白发翁。


吁谟帝廷异,小筑洛川同。


晴野峰峰碧,霜林叶叶红。

懒拙无时用,耆朋独我思。


乘闲同把酒,道旧各成诗。


高义刮眼膜,清风生鬓丝。

嬉游乘晓霁,登览犯秋寒。


不出埃尘外,安知在壤宽。


宫前断山碧,林表落霞丹。

使舲既邅回,淮溜剧沿溯。


我行非不远,君节自前路。


烟汰历濠汭,雾氛逗荆树。

鸡檄防边未得休,久停欢酌为前筹。


良辰床赏何忧晚,他日三公尚黑头。

长乐疏钟断,昆池夕照收。


晚风生似雨,仙雾爽如秋。


钧曲来深殿,宫花出御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