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来取饭化,乃是维摩遣。


全锋虽未露,半藏已曾转。


说有陋裴頠,谈无笑王衍。

未来不可招,已过那容遣。


中间见在心,一一风轮转。


自从一生二,巧历莫能衍。

凤凰览德辉,远引不待遣。


鷾鸸恋庭宇,倏忽来千转。



那将坐井蛙,而比谈天衍。

君先鲁东家,门户照千古。


文章固应尔,须鬣馀似处。


虽非蒙倛状,尚肖历国苦。

乍来天上宜清净,不用回头望故山。


纵有旧游君莫忆,尘心起即堕人间。

掩涕发陈编,追思二十年。


门生今白首,墓木已苍烟。


报国如乖愿,归耕宁买田。

碧云佳句久传芳,曾向成都住草堂。


振锡常过长者宅,披衣犹带令公香。


一时风景添诗思,八部人天入道场。

花作婵娟玉作妆,风流争似旧徐娘。


夜深曲曲湾湾月,万里随君一寸肠。

扰扰纷纷旦暮间,经营闲事不曾闲。


多缘老病推辞酒,少有功夫久羡山。


清夜笙歌喧四郭,黄昏钟漏下重关。

羁旅儿童得近邻,相知邂逅即情亲。


当时岂意两家子,此地更为同社人。


勋业弹冠知白首,文章投笔让青春。

碧落侍郎金作句,瀛洲学士玉为章。


两公唱和君知么,个是安期却老方。

朱雀桥边旧使星,五年再照大江明。


端能记忆诚斋叟,千里书来访死生。

年年不是不吟诗,吟得诗成寄阿谁。


留取朱弦不须断,只将瑶匣锁蛛丝。

阙里当年语从心,至今踪迹尚难寻。


况君直至无心处,肯向人前话浅深。

任从耳畔妍声过,特地胸中顺气萌。


个里讵容思勉得,羡君一跃了平生。

未必瞿昙有两心,莫将此意搅儒林。


欲知陋巷忧时乐,只向韦编绝处寻。

至理无言绝浅深,尘尘刹刹不相侵。


如云教外传真的,却是瞿昙有两心。

奉诏新弹入仕冠,重来轩陛望天颜。


云呈五色符旗盖,露立千官杂佩环。


燕席巧临牛女节,鸾章光映壁奎间。

新诗落纸一城传,顾我疏芜岂足编。


他日杜陵诗集里,韦迢略见两三篇。

伯氏文章岂敢知,岐梁偶有往还诗。


自怜兄力能兼弟,谁肯埙终不听篪。


西虢春游池百顷,南溪秋入竹千枝。

太华玉莲甘适口,我欲求之青壁斗。


昆仑不睹睹大宛,何异学射中涂还。


平生傲世予南阮,臧否未容留齿间。

我实山野人,不识经济宜。


闻歌汴渠劳,谩缀汴渠诗。


汴水源本清,随分黄河枝。

三骢忽出乘楚艘,直气突兀如吴涛。


大都智勇皆世豪,横身破浪亲战舠。


回舷受箭谁畏曹,猛士心伏寒生毛。

楚舸高帆未可开,满帆风暴作阴雷。


圣文亹亹伤漂溺,世路纷纷自往来。


浮磬犹闻传激越,沉妖不见锁渊回。

出舟湖渺渺,月白绝纤氛。


已见水如鉴,莫生波上云。


独征何慕侣,冷酌不知醺。

日下绣衣客,江南燕尾艎。


迹虽同鹢退,心不假犀凉。


旧国旌旄去,包原苑囿荒。

共逢香刹住,万景笔头堆。


池水蛟龙尽,汀洲雁鹄来。


远游情莫落,去国意徘徊。

自与浮名了不关,腾空岂若抱珠蟠。


浪云史学三刘后,敢道诗名二宋间。


青帝纵然回暖律,苍官安得有韶颜。

身如齐客脱秦关,回首危途毒虺蟠。


宿昔立螭曾柱下,即今叱犊且田间。


迂疏素不工栀貌,老丑安能竞蕣颜。

花深藓合似禅关,千岁榕根入水蟠。


方土何须求海上,地仙元不离人间。


忘言已悟铜铭背,却老非干玉鍊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