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逝者何由见,中人未达情。


马无生角望,猿有断肠鸣。


去伴投遐徼,来随梦险程。

闻有池塘什,还因梦寐遭。


攀禾工类蔡,咏豆敏过曹。


庄蝶玄言秘,罗禽藻思高。

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,如“水光云影,摇荡绿波,抚玩无极,迫寻已远。
”余览《梦窗甲乙丙丁稿》中,实无足当此者。

周介存谓“梅溪词中喜用‘偷’字,足以定其品格。
”刘融斋谓 “周旨荡而史意贪。
”此二语令人解颐。

稼轩中秋饮酒达旦,用《天问》体作《木兰花慢》以送月,曰:“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景东头。
”词人想象,直悟月轮绕地之理,与科学家密合,可谓神悟。

苏、辛词中之狂,白石犹不失为狷,若梦窗、梅溪、玉田、草窗、中麓辈,面目不同,同归于乡愿而已。

读东坡、稼轩词,须观其雅量高致,有伯夷、柳下惠之风。
白石虽似蝉蜕尘埃,然终不免局促辕下。

古今词人格调之高,无如白石。
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。

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
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”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
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。

问“隔”与“不隔”之别,曰:陶、谢之诗不隔,延年则稍隔矣。
东坡之诗不隔,山谷则稍隔矣。
“池塘生春草”、“空梁落燕泥”等二句,妙处唯在不隔。

南宋词人,白石有格而无情,剑南有气而乏韵。
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,唯一幼安耳。
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,以南宋之词可学,北宋不可学也。

东坡之词旷,稼轩之词豪。
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,犹东施之效捧心也。

孟子曰:“知者无不知也,当务之为急;仁者无不爱也,急亲贤之为务。
尧舜之知而不遍物,急先务也;尧舜之仁不遍爱人,急亲贤也。
不能三年之丧,而缌小功之察;放饭流歠,而问无齿决,是之谓不知务。

孟子曰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之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。
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

孟子曰:“于不可已而已者,无所不已。
于所厚者薄,无所不薄也。
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

公都子曰:“滕更之在门也,若在所礼,而不答,何也?”

孟子曰:“挟贵而问,挟贤而问,挟长而问,挟有勋劳而问,挟故而问,皆所不答也。
滕更有二焉。

孟子曰: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;天下无道,以身殉道;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。

公孙丑曰:“道则高矣,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;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?”

孟子曰:“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,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。
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
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

孟子曰:“君子之所以教者五:有如时雨化之者,有成德者,有达财者,有答问者,有私淑艾者。
此五者,君子之所以教也。

玉帝愁闻旱,雷公怒见须。


搜龙无亸处,倒海不遗馀。


稻里云初活,荞梢雪再铺。

夫人自七十,有母尚期颐。


不遣千山讣,犹应一病迟。


孝留天下口,身立女中师。

忆哭清湘掾,诸孤未裹头。


盛年能素节,凛气却清秋。


眼底生刍奠,身前泛柏舟。

炎光延万里,洪川荡湍濑。

弯弓挂扶桑,长剑倚天外。

泰山成砥砺,黄河为裳带。

少年学击刺,妙伎过曲城。


英风截云霓,超世发奇声。


挥剑临沙漠,饮马九野坰。

儒者通六艺,立志不可干。


违礼不为动,非法不肯言。


渴饮清泉流,饥食并一箪。

河上有丈人,纬萧弃明珠。


甘彼藜藿食,乐是蓬蒿庐。


岂效缤纷子,良马骋轻舆。

周郑天下交,街术当三河。


妖冶闲都子,英曜何芬葩。


玄发发朱颜,睇眄有光华。

惊风振四野,回云荫堂隅。


床帷为谁设,几杖为谁扶?


虽非明君子,岂暗桑与榆?


世有此聋聩,芒芒将焉如?


翩翩从风飞,悠悠去故居。


离麾玉山下,遗弃毁与誉。

朝登洪坡颠,日夕望西山。


荆棘被原野,群鸟飞翩翩。


鸾鹥时栖宿,性命有自然。

危冠切浮云,长剑出天外。


细故何足虑,高度跨一世。


非子为我御,逍遥游荒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