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闰后阳和腊里回,蒙蒙小雨暗楼台。


柳条榆荚弄颜色,便恐入帘双燕来。

梅英欲尽香无赖,草色才苏绿未匀。


苦竹空将岁寒节,又随官柳到青春。

小雪晴沙不作泥,疏帘红日弄朝晖。


年华已伴梅梢晚,春色先从草际归。

亭台经雨压尘沙,春近登临意气佳。


更喜轻寒勒成雪,未春先放一城花。

中原父老莫空谈,逢著王人诉不堪。


却是归鸿不能语,一年一度到江南。

两岸舟船各背驰,波痕交涉亦难为。


只馀鸥鹭无拘管,北去南来自在飞。

刘岳张韩宣国威,赵张二相筑皇基。


长淮咫尺分南北,泪湿秋风欲怨谁。

沿河过闸梦中闻,奇观何曾似此晨。


雪溅雷奔乍明眼,天跳地趠也惊人。

遮藏水面被残冰,流尽残冰水正明。


幸自奔流总驩喜,落洪须做不平声。

满闸浮河是断冰,等人放闸要前行。


劣能开得两三板,争作摧琼裂玉声。

起来霜重满淮船,更觉今朝分外寒。


放闸老兵殊耐冷,一丝不挂下冰滩。

四诗赠我尽新奇,万象从君听指麾。


流水落花春寂寞,小风淡日燕差池。

道是诗坛万丈高,端能办却一生劳。


阿谁不识珠将玉,若个关渠风更骚。

遮莫蟠胸书似山,更饶落笔语如泉。


阴何绝倒无人怨,却怨渠侬秘不传。

雏凤今年又一鸣,芝兰秀发不曾停。


州前争探黄金榜,却报城隅最冷厅。

昌歜佳辰风自南,黄梅酿出雨鬖鬖。


绮琴绣段能分似,报不如仪独不惭。

自抟苍壁自抄书,雪乳一瓯香一炉。


有得俸钱无吏责,如公官况世间无。

不见王孙今九春,新词丽曲爽心神。


只言风月平分破,却是江湖一散人。

船离洪泽岸头沙,人到淮河意不佳。


何必桑干方是远,中流以北即天涯。

道堂高绝俯空明,上下跻攀取意行。


净阁虚廊人寂寂,鹤声断处忽琴声。

冰壶底里步金沙,真到林逋处士家。


未办寒泉荐秋菊,且将瘦句了梅花。

紫陌微乾未放尘,青鞋不惜涴泥痕。


春风已入寒蒲节,残雪犹依古柳根。

湖暖开冰已借春,山晴留雪要娱人。


昨游未当清奇在,踏冻重来眼却新。

曲曲都城缭翠微,鳞鳞湖浪动斜晖。


天寒日暮游人少,两岸轻舟星散归。

西湖虽老为人容,不必花时十里红。


卷取郭熙真水墨,枯荷折苇小霜风。

烟艇横斜柳港湾,云山出没柳行间。


登山得似游湖好,却是湖心看尽山。

阁日微阴不碍晴,杖藜小倦且须行。


湖山有意留侬款,约束疏钟未要声。

一晴一雨路乾湿,半淡半浓山叠重。


远草平中见牛背,新秧疏处有人踪。

柳子祠前春已残,新晴特地却春寒。


疏篱不与花为护,只为蛛丝作网竿。

园花落尽路花开,白白红红各自媒。


莫问早行奇绝处,四方八面野香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