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麻叶层层苘叶光,谁家煮茧一村香?


隔篱娇语络丝娘。

软草平莎过雨新,轻沙走马路无尘。


何时收拾耦耕身。



日暖桑麻光似泼,风来蒿艾气如薰。

照日深红暖见鱼,连溪暗绿晚藏乌。


黄童白叟聚睢盱。



麋鹿逢人虽未惯,猿猱闻鼓不须呼。

旋抹红妆看使君,三三五五棘篱门。


相挨踏破蒨罗裙。



老幼扶携收麦社,乌鸢翔舞赛神村。

山鸦噪处古灵湫,乱沫浮涎绕客舟。


未暇燃犀照奇鬼,欲将烧燕出潜虬。


使君惜别催歌管,村巷惊呼聚玃猴。

十日春寒不出门,不知江柳已摇村。


稍闻决决流冰谷,尽放青青没烧痕。


数亩荒园留我住,半瓶浊酒待君温。

疾风吹尘暗河县,行子隔手不相见。


湖城城南一开眼,驻马偶识云卿面。


向非刘颢为地主,懒回鞭辔成高宴。

闲游何必多徒侣,相劝时时举一杯。


博望苑中无职役,建春门外足池台。


绿油剪叶蒲新长,红蜡黏枝杏欲开。

迢迢东郊上,有土青崔嵬。


不知何代物,疑是巴王台。


巴歌久无声,巴宫没黄埃。

记得旧诗章,花多数洛阳。


及逢枝似雪,已是鬓成霜。


向后光阴促,从前事意忙。

宠辱忧欢不到情,任他朝市自营营。


独寻秋景城东去,白鹿原头信马行。

青门走马趁心期,惆怅归来已校迟。


应过唐昌玉蕊后,犹当崇敬牡丹时。


暂游还忆崔先辈,欲醉先邀李拾遗。

乱雪千花落,新丝两鬓生。


老除吴郡守,春别洛阳城。


江上今重去,城东更一行。

闲绕洛阳城,无人知姓名。


病乘篮舆出,老著茜衫行。


处处花相引,时时酒一倾。

清溪一道穿桃李,演漾绿蒲涵白芷。


溪上人家凡几家,落花半落东流水。


蹴踘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。

出郭溶溶细縠波,平生此地几经过。


祭馀野庙啼乌乐,酒贱村墟醉叟多。


亭午疏钟离石佛,敛昏微雨泊曹娥。

店家乞火燎征衣,湿竹生薪不受吹。


更甚从戎戍边日,正如随计入关时。


百年扰扰梦相似,万事悠悠心自知。

割鲜藉草醉春醪,仰看鸣髇百尺高。


杜老何妨希稷契,孔明本自陋袁曹。


边头插羽无传檄,箧里盘雕有旧袍。

古寺名园处处行,翩然南陌复东城。


手柔弓燥猎徒喜,耳热酒酣诗兴生。


月似有情迎马见,莺如相识向人鸣。

渺渺长江下估船,亭亭孤塔隐苍烟。


不堪异县萧条地,更遇初寒惨澹天。


巾褐已成归有约,箪瓢未足去无缘。

冬夜走马城东回,追风逐电何雄哉。


五门鼓动灯火闹,意气忽觉如章台。


归来脱靴靴满霜,月明如水浸野堂。

曾遭飞语十年谪,新受恩光万里还。


朝服不妨游洛浦,郊园依旧看嵩山。


竹含天籁清商乐,水绕庭台碧玉环。

黄花漠漠弄秋晖,无数蜜蜂花上飞。


不忍独醒孤尔去,殷勤为折一枝归。

欲牵淮舸共寻源,且踏青青绕杏园。


忆我旧时光宅路,依然桑柳映花繁。

潋滟月清向,照此珊瑚钩。


琼户飞逸姿,电窗缀欢稠。


沉沉行云态,窈窈扶桑洲。

好物难留古亦嗟,人生无物不尘沙。


何时宰树连双冢,结就人间并蒂花。

独上秋城望,高楼出晓烟。


西风漳邺水,旭日鲁邹天。


过客荒无馆,供官薄有田。

水竹色相洗,碧花动轩楹。


自然逍遥风,荡涤浮竞情。


霜落叶声燥,景寒人语清。

我归颍川无故人,城东野老须如银。


少年椎埋起黄尘,晚岁折节依仙真。


走如麇鹿人莫亲,呼来上堂饮清樽。

东行取次阅三州,击鼓清晨复解舟。


车骑纷纭追过客,歌钟凄咽动潜虬。


宦游底处非巢燕,归计何嫌诮沐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