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学语雏莺在柳阴,临行呼出翠帷深。


通家不隔同年面,得路方知异日心。


趁着春衫游上苑,要求国手教新音。

兽在薮,鱼在湖,一入池槛归期无。


误随弓旌落尘土,坐使鞭棰环呻呼。



追胥连保罪及孥,百日愁叹一日娱。

东南此去几时归,倦鸟孤云岂有期。


断送一生消底物,三年光景六篇诗。

梦绕吴山却月廊,白梅卢橘觉犹香。


会稽且作须臾意,从此归田策最良。

乞郡三章字半斜,庙堂传笑眼昏花。


上人问我迟留意,待赐头纲八饼茶。

象服盛簪珥,岂是邢夫人。


敝衣破冠履,可怜范叔贫。


君看崔员外,晚就观国宾。

东望海,西望湖,山平水远细欲无。


野人疏狂逐渔钓,刺史宽大容歌呼。


君恩饱暖及尔孥,才者不闲拙者娱。

君不见,钱塘湖,钱王壮观今已无。


屋堆黄金斗量珠,运尽不劳折简呼。


四方宦游散其孥,宫阙留与闲人娱。

大儒学礼小儒诗,听取胪传夜控颐。


事出肺肝人易见,道如饮食味难知。


此生能著几緉屐,何处高悬一缕丝。

碧玉旋螺恍隔霄,冠山仙冢亦寥寥。


空馀华构延风月,无复灵踪落市朝。


帐座追严多献宝,供盘随施有操瓢。

空见方坟涌半霄,难将生死问参寥。


应身东返知何国,瑞像西归自本朝。


遗寺有门非辇路,故池无钵但僧瓢。

道有默识无言传,向来误矣空谈天。


只今断简窥蠹蚀,似向追蠡看虫旋。


始知古人有妙处,未遽秦谷随飞烟。

君家道素几叶传,只今用舍悬诸天。


屹然砥柱战河曲,肯似落叶随风旋。


奋髯忽作猬毛磔,浩气勃若霄中烟。

问谁歌、六朝琼树。
当年春满庭宇。
歌残夜月西风起,吹动一川禾黍。

三年屏杯酌,甚矣吾衰矣。
眼中有淄渑,犹解商略此。


花酒俱来事更奇,不妨禅心絮沾泥。

曹穆新声和者稀,如今妙手属天支。


转关濩索都传得,想见飞凰舞绿丝。

病来六结总龟藏,不用浓薰戒定香。


花下酒边非我事,但馀消瘦是东阳。

邂逅婆娑失少年,剧谈抵掌尚超然。


君犹拄笏看山去,我且披蓑听雨眠。


京洛分襟疑后会,江吴把酒悟前缘。

西风吹树夕阳微,斥鴳鹪鹩各有依。


幕府三年双短鬓,乡关千里一沾衣。


江淮渺渺人烟少,梁楚茫茫鬼燐飞。

闭门无事往来疏,窗外从他草不除。


食肉巳违三月味,谋身欲去九夷居。


人情自古怀乡土,天下何时罢羽书。

地近中原怯早寒,一杯何处复追欢。


同寻涧壑闲谁共,强逐风尘老自难。


归梦孰知元有约,故情应得旧相看。

粉消妆半。
一曲阳春歌始断。
便觉香红。

太华玉莲甘适口,我欲求之青壁斗。


昆仑不睹睹大宛,何异学射中涂还。


平生傲世予南阮,臧否未容留齿间。

廖君愤世谈刺口,人言宁食葱三斗。
轩然齃鼻颐隐肩,日日醉市驱驴还。


我初目病视仿佛,望君有异大人间。

黄子人谈不容口,岂与常人计升斗。
文章屈宋中阻艰,子欲一身追使还。


离骚憭慄悲草木,幽音细出芒丝间。

行乐曾闻戒迟暮,人生波上飞凫聚。


兰亭往事如过雨,山阴修竹空千古。


陈侯挥翰少年时,三赋声名动人主。

玉泉飞落白霞峰,散入山田亩十钟。


邓子结庐真世外,陶公脱屣更谁逢。


莺啼春竹风烟近,龙起秋堂雨雹从。

平生数子天一方,今夕何夕情难忘。


荷衣揽蕙气芬芳,册府两公同舍郎。


昆仑方轨万里长,西城却望天苍苍。

泾水为渠食万口,一石论功泥数斗。
嗟泾独不似渭闲,安流赴海又西还。


天下楩楠尽隆栋,何如栎社不材间。

茅焦逆讦磨虎口,何似淳于饮一斗。
终军乘传惊汉关,何似富春投组还。


天下同心乖出处,岂徒黄白马毛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