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来大火太焚如,恼得天公痛扫除。
两夕檐声撼江海,一番凉意洗郊墟。
眼明还我诗书乐,骨醒从渠枕簟疏。

庭松偃盖如醉,夏雨凄凉似秋。


有客高吟拥鼻,无人共吃馒头。

乐事难并真实语,坐排用意多乖误。


兴来取次或成欢,瓦钩却胜黄金注。


我生祸患久不择,肯为一时风雨阻!


天公变化岂有常,明月行看照归路。

西蜀冬不雪,春农尚嗷嗷。


上天回哀眷,朱夏云郁陶。


执热乃沸鼎,纤絺成缊袍。

北窗欲化庄生蝶,睡思蒙蒙栖倦睫。


川云忽带急雨来,万点纵横打荷叶。


坐收爽气入诗律,更借凉飔吹醉颊。

一春少雨忧旱暵,熟睡湫潭坐龙懒。


以勤赎懒护其短,水浸城门渠不管。


传闻霖潦千里远,榜舟发粟敢不勉。

墙角蚊雷喧甲夜,湿星昏昏出云罅。


临堂仰占久叹咤,悬知龙君未税驾。


行人困苦泥没胯,居人悲啼江入舍。

趁朝把笏著乌靴,不似归来买短蓑。


尚鄙朱公养鱼术,肯为宁戚饭牛歌。


逢时有命求何益,触事无心得最多。

黄紬被稳枕慵移,夜雨淋浪了不知。


水长坏陂初复后,鸠鸣去妇却还时。


芳蹊入夏多青子,白发今年有黑丝。

苦雨催寒不肯晴,晚来馀势更纵横。

云如山坏长空黑,风似潮回万木倾。

要借关河供远眼,不辞泥淖困初程。

今年景气佳,有祷神必答。


时时虽闵雨,顾盼即沾洽。


绵地千里间,四月秧尽插。

北风挟骄云,突起塞宇宙。


赫日初未西,盼转失白昼。


翻空黑帜合,列阵奇鬼斗。

吴中七月热未已,渴乌呀呀井无水。


炎官护前不少敛,树头敢望秋风起。


天公老手亦岂难,雨来黑云如坏山。

北风撼山势岌岌,老夫倚杖檐前立。


贪看白雨掠地风,飘洒不知衣尽湿。


当年入朝甫三十,十丈胡尘叩江急。

朝雨暮雨梅正黄,城南积潦入车箱。


镜湖无复针青秧,直浸山脚白茫茫。


湖三百里汉讫唐,千载未尝废陂防。

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


白浪如山泼入船,家人惊怖篙师舞。


此行十日苦滞留,我亦芦丛厌鸣橹。

折木翻涛一夜风,浮云吹尽日行空。


天公岂是真悭雪,三白留来付腊中。

三日断行路,束薪无处求。


床头周易在,且复送悠悠。

地润础流水,气蒸人脱裘。


前知暴雨至,孰解老农忧。

旱苗垂槁叹何堪,大雨谁知变立谈。


翠麓青林吞欲尽,恶风白浪战方酣。


江翻龟窟连云泽,雷挟龙腥起雪潭。

暑雨萧萧滴夜长,晓窗探借九秋凉。


金荷浅酌闲传酒,银叶无烟静炷香。


舒雁且为赊死计,鸣鸠便欲策勋忙。

雨暗初疑暮,云开已变秋。


有风生枕簟,无汗渍衣褠。


漉酒尝浮蚁,题诗走黑虬。

天暑正三伏,雨来俄九秋。


寒声入檐户,爽气袭巾褠。


山色凝深黛,溪流战怒虬。

万壑风声远,千林雨脚长。


沟盈悬爨灶,屋漏徙衣囊。


未说丰年喜,先便永夜凉。

雨雪连三日,孤城冷欲冰。


泥深唯响屐,风恶更吹灯。


空恼追欢客,何关在定僧。

夕云若颓山,夜雨如决渠。


俄然见青天,燄燄升蟾蜍。


倏忽阴气生,四面如吹嘘。

青天送归云,整如劳还师。


颜行有喜色,厮役争奔随。


晨曦映疏雨,宝灯贯银丝。

去年五月望,流水满一房。


今年后三夕,大雨复没床。


我辞江海来,中原路茫茫。

燕山五六月,气候苦不常。


积阴绵五旬,畏景淡无光。


天漏比西极,地湿等南方。

六合乾坤一太阴,仰观毛发为萧森。


排空疑有鬼争战,对面不闻人语音。


元气只愁今日竭,桑田更比向来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