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庭松偃盖如醉,夏雨新凉似秋。


有客高吟拥鼻,无人共吃馒头。

叶开翡翠才通日,节竦琅玕不怕风。


稍放西边深二丈,端如幽谷茂林中。

苦寒坏我千竿绿,好雨还催众笋长。


痛饮虽无嵇阮客,瓢尊一试午阴凉。

巫山信是阳云台,客行五日云不开。


阴晴何常有朝暮,夜雨少休明复来。


今朝水长不知数,没尽山根苍石堆。

谁开大仰云,此岂吾力及。


日光千丈毫,弹指众峰立。


衡山卷阴气,海市发冬蛰。

晚色熹微暖似薰,儿童欢喜走相闻。


无端星月照湿土,依旧山川生雨云。


旅枕梦寒涔屋漏,征衫潮润冷炉熏。

黄昏檐溜垂瀑,清晓屐声满门。


湖光万顷何似,小沼先吹縠纹。

夜霰三更碎瓦,昼冥一阵翻盆。


赖是梅花已过,不然皴玉谁温。

朝霞不出门,暮霞行千里。


今晨日未出,晓气散如绮。


心疑雨再作,眼转云四起。

暑残堪喜亦堪憎,恰似沙场喋血兵。


纵有背城馀烬在,能禁几度泻檐声。

一天云叶翳朝霞,风卷泥沾不惜花。


群玉山高春好在,人间烟雨暗千家。

暮雨连朝雨,长亭又短亭。


今朝骑马怯,平日系船听。


竹叶垂头碧,秧苗满意青。

昨夜月明峰顶宿,隐隐雷声翻山麓。


晓来却问册下人,风雨三更卷茅屋。

我船千斛初甚迟,上滩下滩风薄之。


百夫撑挽才得过,水浅舟大行无期。


同来宾客笑钝滞,一叶自买如凫鹥。

圩田雨多水拍拍,山田政作龟兆拆。


两般种田一般苦,一处祈晴一祈雨。


去年水大高田熟,低田不收一粒谷。

风驱急雨洒高城,云压轻雷殷地声。


雨过不知龙去处,一池草色万蛙鸣。

向晚云骤合,雨点如车轮。


入夜势转暴,对面语不闻。


初疑坤轴裂,渐觉河海翻。

去年龙母沐,今年龙妇浴。


民何竞相传,讹言初愿戮。


沐水不湿缨,浴波吞目睛。

翠釜一朝裂,铜狄尽流铅。
江南五月天漏,炼石补仍穿。
骤若淫龙喷沫,狂比长鲸跋浪,庐舍没长川。

雷公推车电施鞭,飞腾九泽舞百川。


须臾开晴万物鲜,仰视白日当青天。

积阴连日作郁蒸,长云飞天势如鹏。


白雨四注垂万縆,坐间斗寒衣可增。

寒食穷愁叹陋邦,可怜终日雨淙淙。


不妨农亩连云稼,独惜园花脱锦杠。


最苦繁声欺屋漏,愿看霁色放春江。

夜来飞雹惊我眠,大者磊落几如拳。


起听但觉屋欲动,檐瓦破坠无复全。


是日晚晴星斗出,镜静万里无云烟。

初伏炎炎坐汤釜,长安行人汗沾土。


谁倾江海作清凉,玄云驾风横白雨。


普陀真人甘露手,能使渴乏厌膏乳。

昊穹忽悔祸,淫雨霁今夕。


峰岭舒紫翠,云天丽金碧。


深蛙鸣远汪,凉叶坠馀滴。

久将菘芥芼南羹,佳节泥深人未行。


想见故园蔬甲好,一畦春水辘轳声。

江乡节候异中州,十月狂雷震未休。


二年到耳同常事,一夜雨声如蚤秋。


想见麦畦添宿润,更欣蔬甲长新柔。

梅候苦歊蒸,幸得五日霁。


凉风驱湿魑,奏功未全济。


眷言高山颠,有堂敞西翠。

黄金小纽茜衫温,袖摺犹存举案痕。


开匣不知双泪下,满庭积雪一灯昏。

去年秋半西江口,夜上江楼饮江酒。


欲问青天借玉盘,等得浮云变苍狗。


天风惨澹含清秋,夜色苍茫江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