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共作洛阳千里伴,老刘因疾驻行轩。


今朝独自山前立,雪满三峰倚寺门。

不见两谪仙,长怀倚修竹。


行绕紫极宫,明珠得盈掬。


平生人欲杀,耿介受命独。

元亮赋归去,富贵比浮云。
常于闹里,端的认得主和宾。
肯羡当年轩冕,时引壶觞独酌,一笑落冠巾。

听说古时月,皎洁胜今时。
今人但见今月,也道似琉璃。
君看少年眸子,那比婴儿神彩,投老又堪悲。
晨兴有客访我来,光采燄燄出屋上。
衔袖疑有希世珍,徐而出之岸然长庚相。
高标直欲干青冥,逸气可以走象罔。

旌旗翻,疑有无。


日惨变,神在涂。


飞赤篆,诉阊阖。

马上续残梦,不知朝日升。


乱山横翠幛,落月澹孤灯。


奔走烦邮吏,安闲愧老僧。

天人几何同一沤,谪仙非谪乃其游。


麾斥八极隘九州,化为两鸟鸣相酬。



一鸣一止三千秋,开元有道为少留。

寄卧虚寂堂,月明浸疏竹。


泠然洗我心,欲饮不可掬。


流光发永叹,自昔非余独。

神之来,怅何晚。


山重复,路幽远。


神之去,飘莫追。

风为幄,云为盖。


满堂烂,神既至。


纷醉饱,锡以雨。

雷阗阗,山画晦。


风振野,神将驾。


载云盰,从玉虬。

骑裔裔,车斑斑。


鼓箫悲,神欲还。


轰振凯,隐林谷。

西上太白峰,夕阳穷登攀。


太白与我语,为我开天关。


愿乘泠风去,直出浮云间。

三千里外卧江州,十五年前哭老刘。


昨夜梦中彰敬寺,死生魂魄暂同游。

君诗昨日到通州,万里知君一梦刘。


闲坐思量小来事,只应元是梦中游。

洛阳大底居人少,从善坊西最寂寥。


想得刘君独骑马,古堤愁树隔中桥。

老来东郡复西州,行处生尘为丧刘。


纵使刘君魂魄在,也应至死不同游。

齐山置酒菊花开,秋浦闻猿江上哀。


此地流传空笔墨,昔人埋没已蒿莱。


平生志业无高论,末世篇章有逸才。

太白巃嵷东南驰,众岭环合青纷披。

烟云厚薄皆可爱,树石疏密自相宜。

阳春已归鸟语乐,溪水不动鱼行迟。

闻有胡僧在太白,兰若去天三百尺。


一持楞伽入中峰,世人难见但闻钟。


窗边锡杖解两虎,床下钵盂藏一龙。

渭上秋雨过,北风何骚骚。


天晴诸山出,太白峰最高。


主人东溪老,两耳生长毫。

玄晖旧宅略无存,太白来游爱是间。


占作醉眠床一只,谢家山是李家山。

阿朓青山自一村,州民岁岁与招魂。


六朝陵墓今安在,只有诗仙月下坟。

东坡太白两诗翁,诗到庐山笔更锋。


倒挂银河分一派,擘开玉峡出双龙。


天孙织锦机全别,仙子裁云手自缝。

扬子江心第一泉,南金来此铸文渊。


男儿斩却楼兰首,闲品茶经拜羽仙。

何事催人老?是几处、残山剩水,闲凭闲吊。
此是青莲埋骨地,宅近谢家之朓。
总一样,文人宿草。

红霞一片海上来,照我楼上华筵开。


倾觞绿酒忽复尽,楼中谪仙安在哉?


谪仙之楼楼百尺,笥河夫子文章伯。


风流仿佛楼中人,千一百年来此客。

束发读君诗,今来展君墓。
清风江上洒然来,我欲因之寄微慕。


呜呼!有才如君不免死,我固知君死非死。

雨既止,百谷复。
筑场壤,治囷簏。
为酒醴,伐豚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