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路西南永,归流东北骛。


天际识归舟,云中辨江树。


旅思倦摇摇,孤游昔已屡。

春水涵波绿渺弥,江南芳草又离离。


谢家元住青山郭,郤氏近攀丹桂枝。


衣下香囊非尔好,床头诗卷愧吾痴。

一钵事南宗,僧仪称病容。


曹溪花里别,萧寺竹前逢。


烛影深寒殿,经声彻曙钟。

江上西来共鸟飞,剪荷浮泛似轻肥。


王珣作簿公曾喜,刘表为邦客尽依。


云外轩窗通早景,风前箫鼓送残晖。

陪泛芳池醉北楼,水花繁艳照膺舟。


亭台阴合树初昼,弦管韵高山欲秋。


皆贺虢岩终选傅,自伤燕谷未逢邹。

心慕知音命自拘,画堂闻欲试吹竽。


茂陵罢酒惭中圣,漳浦题诗怯大巫。


鬐鬣几年伤在藻,羽毛终日羡栖梧。

天下为官者,无君一轴诗。


数联同我得,当代遇谁知。


年齿吟将老,生涯说可悲。

每爱昭亭傍,清滩石可数。


两岸修竹林,孤城严晚鼓。


自辨越人言,难廋楚乡语。

李白不厌昭亭山,看尽飞鸟云独闲。


我今相送一怀想,想在谢公窗户间。

谢公下车日,郡内一登望。


昭亭山苍苍,寒溪水瀁瀁。


句清宛微浑,三洲分细浪。

百果各甘酸,或由人所植。


木瓜闻卫诗,赠好非玉色。


投此琼玖报,盖重车马饰。

吴均诗语多奇揭,苦倩鸳鸯谢明月。


昭亭川上此禽闲,为寄吴郎我西发。


西归千里浮轻舟,夜观蟾光逆水流。

右军好佳果,墨帖求林檎。


君今忽持赠,知有逸少心。


密枝传应远,朱颊映已深。

昔观唐人诗,茶咏鸦山嘉。


鸦衔茶子生,遂同山名鸦。


重以初枪旗,采之穿烟霞。

南土梅已黄,北人舟竞发。


去意方若渴,望林殊未歇。


言归向梁宋,独叹滞楚越。

韩子于文章,所贵不相效。


譬彼古今人,同心不同貌。


吉从志久慕,亦以重名教。

三更醉下陵阳峰,平明溪上去无踪。


叉牙铁锁谩横绝,湿橹不惊潭底龙。


断肠吴姬指如笋,欲剥玉棐将何从。

轻舟泛泛昭亭湾,春雪漫漫昭亭山。


寒沙曲渚杳不辨,素鸥翔鹭空中还。


宣城太守闵穷旅,双壶贮酝兵吏颁。

瓶巾过江去,远托故人船。


借问风涛势,何如杯度年。

乔木句溪边,秋光几曲连。


将归三亩宅,远寄下江船。


伴尔唯征雁,悲余有暮蝉。

玉阶接武侍凝旒,岁晚同寻洛社游。


骑竹小儿迎辄去,戴花老监挽难留。


班春行李那容缓,亭午前茅盍少休。

江乡民力已凋疲,妙选名臣往拊绥。


此去天家增保障,向来帝子拥旌麾。


萧生补郡宁忘谏,谢守看山定有诗。

华轩敞碧流,官妓拥诸侯。


粉项高丛鬓,檀妆慢裹头。


亚身摧蜡烛,斜眼送香毬。

古木丛祠山径细。
野花斑竹粘天际。
萧瑟峥泓谁可拟。

池上红深绿浅时,春风荡漾水逶迤。


南州鼓舞归慈惠,东观壶觞惜别离。


远岫烟云供醉眼,双溪鱼鸟付新诗。

秋庭新过雨,佳菊独秀先。


含芳良未展,风气已清妍。


金凤汝婢妾,红紫徒相鲜。

与君骑竹即同游,抱子相看发已秋。


莫惜往来勤马足,未须容易转船头。


君方搜句窗间岫,我已悬情天际舟。

闲云浓淡作朝阴,柳色江头春已深。


谁为宣城故人说,依依只似去年心。

溪山惨残岁,况乃值深冬。


清晨率其属,肆礼凝琳宫。


漠漠冒原露,凄凄隔水风。

风雨江头思故人,东南烟水湿青春。


宛溪东岸垂杨树,想见烟眉亦解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