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富贵何时润髑髅,守钱奴与拘官囚。


太医诊得人间病,安乐延年万事休。

南极一星天九秋,自埋光景落江流。


是公至乐山中物,乞与衰翁似暗投。

投我木瓜霜雪枝,六年流落放归时。


千岩万壑须重到,脚底危时幸见持。

石湖醉眼小太空,乌纱白纻双鬓蓬。


翰林来从昭回上,满袖天香山水中。


青山半边日欲没,珠宫涌出初圜月。

祗个当时发一心,通天通地总渠临。


芝兰玉树今争秀,岂但一枝生桂林。

雪里星奔避乱兵,母先子后赴寒冰。


只知判得身俱死,不料还同母再生。

知有幽芳近水开,故攀危磴斸苍苔。


却怜病客空斋冷,带雨和烟远寄来。

蚤岁醇儒业,中年居士身。


功名虚竹帛,德义满乡邻。


一笑藏舟失,千秋宰树新。

汴尾望龟山,人烟了可数。


长淮断日风,浩若千里阻。


舟无百石载,两腋忧双橹。

落墨龙眠品入神,横筇一见谪仙人。


孤云老鹤来何处,异石清流有是身。


瞻仰生风开鬓发,卷舒盥手敬星辰。

阴谷不寓暑,风松朝露零。


乳溪逗绿筱,琴筑声泠泠。


老石渍金碧,窅然沈列星。

鸡鸣紞五鼓,驱马东华路。
月落潮上时,云披日生处。


摇摇渔艇子,挂席淩江去。

兀兀山行无处归,山中猛虎识棕衣。


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。

碧涧苍松五粒稀,侵云采去露沾衣。


夜启群仙合灵药,朝思俗侣寄将归。


道场斋戒今初服,人事荤膻已觉非。

见君风尘里,意出风尘外。


自有沧洲期,含情十馀载。


深居凤城曲,日预龙华会。

奉常余之外高祖,儒雅风流绝近古。


少年侍直承明庐,重瞳屡回加慰拊。


玉堂无事只写竹,影落谦缃生风雨。

古树少枝叶,真僧亦相依。

山木自曲直,道人无是非。

手持维摩偈,心向居士归。

市井不容义,义归山谷中。


夫君宅松桂,招我栖蒙笼。


人朴情虑肃,境闲视听空。

结茅汝上只三间,种稻城西仅一廛。


梅老外生诗律在,秀公弟子佛心传。


埋盆叠石常幽坐,留客开樽辄醉眠。

尚忆池塘梦阿连,当时此意惜无传。


薪车不障洪河决,乔木终随故国颠。


柳下煅工真得道,竹林酒友谩称贤。

隆中三顾客,圯上一编书。
英雄当日感会,馀事了寰区。
千载神交二子,一笑眇然兹世,却愿驾柴车。

逢时独为贵,历代非无才。


隗君亦何幸,遂起黄金台。

大运沦三代,天人罕有窥。


邹子何寥廓,漫说九瀛垂。


兴亡已千载,今也则无推。

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。


丘陵尽乔木,昭王安在哉。


霸图怅已矣,驱马复归来。

王道已沦昧,战国竞贪兵。


乐生何感激,仗义下齐城。


雄图竟中夭,遗叹寄阿衡。

秦王日无道,太子怨亦深。


一闻田光义,匕首赠千金。


其事虽不立,千载为伤心。

自古皆有死,徇义良独稀。


奈何燕太子,尚使田生疑。


伏剑诚已矣,感我涕沾衣。

北登蓟丘望,求古轩辕台。


应龙已不见,牧马空黄埃。


尚想广成子,遗迹白云隈。

乌噪残阳草满庭,此中枯木似人形。


只应神物长为主,未必浮槎即有灵。


八月风波飘不去,四时黍稷荐惟馨。

筇杖倚柴关,都城卖卜还。


雨中耕白水,云外斸青山。


有药身长健,无机性自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