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吏民怜我懒,斗讼日已稀。

能为无事饮,可作不夜归。

复寻飞英游,尽此量寸晖。

苕水如汉水,鳞鳞鸭头青。


吴兴胜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


我非羊叔子,愧此岘山亭。

清风定何物,可爱不可名。


所至如君子,草木有嘉声。


我行本无事,孤舟任斜横。

昨夜雨鸣渠,晓来风袭月。


萧然欲秋意,溪水清可啜。


环城三十里,处处皆佳绝。

访古登岘首,凭高眺襄中。


天清远峰出,水落寒沙空。


弄珠见游女,醉酒怀山公。

汉水沉碑安在哉,千年岘首独崔嵬。


平生不作羊公计,但欲无名死草莱。

岘山临汉上,望之隐然,盖诸山之小者,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,岂非以其人哉﹗其人谓谁?羊祜叔子、杜预元凯是已。
方晋与吴以兵争,常倚荆州以为重,而二子相继于此,遂以平吴而成晋业;其功烈已盖于当时矣,至于流风馀韵,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,至今人犹思之,而于思叔子也尤深。
盖元凯以其功,而叔子以其仁,二子所为虽不同,皆足以垂于不朽。
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
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
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
岘山江岸曲,郢水郭门前。


自古登临处,非今独黯然。


亭楼明落照,井邑秀通川。

岘山南郭外,送别每登临。


沙岸江村近,松门山寺深。


一言予有赠,三峡尔将寻。

岘首风湍急,云帆若鸟飞。


凭轩试一问,张翰欲来归。

少小学书剑,秦吴多岁年。


归来一登眺,陵谷尚依然。


岂意餐霞客,溘随朝露先。

贵贱平生隔,轩车是日来。


青阳一觏止,云路豁然开。


祖道衣冠列,分亭驿骑催。

楚万重阳日,群公赏宴来。


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


逸思高秋发,欢情落景催。

休哉羊叔子,辅晋功勋大。


化行江汉间,恩被疆埸外。


中国倚而安,治为天下最。

昔年亟攀践,征马复来过。


信若山川旧,谁如岁月何。


蜀相吟安在,羊公碣已磨。

西来投策倦跻攀,晚叶寒华一径间。


尽日闲云不留雨,斜阳还照隔江山。

浮生几载青山酒,名士常为万古愁。


双泪偶挥羊太傅,一碑如补晋春秋。


楼传黄鹤仙何在,佩解明珠水自流。

秣马临荒甸,登高览旧都。


犹悲堕泪碣,尚想卧龙图。


城邑遥分楚,山川半入吴。

转路山突兀,众山之所望。


懒融不下山,揖山会虚堂。


大空出盘嬉,小空时侍傍。

高人买山隐,百万犹恨少。


客儿最省事,有屐一生了。


东庄良不遥,十里望缥缈。

夜度一程云,平明踏山址。


山神岂妒我,飞雨乱眸子。


重岳衮衮去,前杰后俊伟。

维舟沔南岸,置酒岘山堂。


入坐松雨湿,吹衣水风凉。


烟岭火明灭,秋湍声激扬。

挥手红尘意浩然,夙兴招客与扳联。


烟云秀发春前地,草木清含雪后天。


已卜耕桑临富水,暂抛鱼鸟去伊川。

石磴萦回入杳冥,筠松高下簇虚亭。


春归野路梅争白,雪尽沙田麦正青。


马窟飞云临画栋,凤林斜日照疏棂。

闲坐说循良,青槐古影凉。


横身遮数郡,一笑檡权珰。


通国嫌称户,生男必字阳。

汉日中郎妙,周王太史才。


云书捧日去,鹤版下天来。


草见吴洲发,花思御苑开。

楚思入诗清,晨登岘山情。


秋天水西寺,古木宛陵城。


琴匣应将往,书车亦共行。

岘首千里情,北辕自兹发。


烟霞正登览,簪笔限趋谒。


黄鹤望天衢,白云归帝阙。

汉家招秀士,岘上送君行。


万里见秋色,两河伤远情。


王师出西镐,虏寇避东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