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界月皴松影细,荒台雨渍藓痕深。
愁中看雁能无泪,客里闻鸡尚有心。
天晴独鹤归霞外,秋老层峦出镜中。
金鼎烟销晨滴露,石楼尘满夜号风。
西方真人谁所见?
衣被七宝从双狻。
当时修道颇辛苦,柳生两肘乌巢肩。
初如蒙蒙隐山玉,渐如濯濯出水莲。
琵琶弦急衮梁州,羯鼓声高舞臂韝。
破费八姨三百万,大唐天子要缠头。
潭里舟船百倍多,广陵铜器越溪罗。
三郎官爵如泥土,争唱《弘农得宝歌》。
姚、宋亡来事事生,一官铢重万人轻。
朔方老将风流在,不取西蕃石堡城。
长明灯下石栏干,长共松杉守岁寒。
叶厚有棱犀甲健,花深少态鹤头丹。
久陪方丈曼陀雨,羞对先生苜蓿盘。
太昊祠东铁墓西,一樽曾与子同携。
回瞻郡阁遥飞槛,北望樯竿半隐堤。
饭豆羹藜思两鹄,饮河噀水赖长霓。
心事数茎白发,生涯一片青山。
空林有雪相待,野路无人自还。
池水暖温暾,水清波潋滟。
簇簇青泥中,新蒲叶如剑。
梅房小白裹,柳彩轻黄染。
我与二三子,策名在京师。
官小无职事,闲于为客时。
沈沈道观中,心赏期在兹。
红笺白纸两三束,半是君诗半是书。
经年不展缘身病,今日开看生蠹鱼。
东寺台阁好,上方风景清。
数来犹未厌,长别岂无情。
恋水多临坐,辞花剩绕行。
渊源两名衲,筑阁扪星辰。
近山卧蜿蜒,远山高嶙峋。
朝看雨空蒙,暮揖云轮囷。
羸僮倦马困长堤,借榻禅房日未西。
熟睡觉来闲隐几,庭楸阴转乳鸦啼。
白发书生不自珍,天涯又作宦游身。
溪桥烟淡偏宜晚,野寺花迟未觉春。
日暖登山思谢屐,病馀漉酒负陶巾。
明皇昔御极,神圣垂耿光。
沈机发雷电,逸躅陵尧汤。
西覃积石山,北至穷发乡。
六朝文物草连空,天淡云闲今古同。
鸟去鸟来山色里,人歌人哭水声中。
深秋帘幕千家雨,落日楼台一笛风。
曾与径山为小师,千年僧行众人知。
夜深月色当禅处,斋后钟声到讲时。
经雨绿苔侵古画,过秋红叶落新诗。
南朝谢朓城,东吴最深处。
亡国去如鸿,遗寺藏烟坞。
楼飞九十尺,廊环四百柱。
小楼才受一床横,终日看山酒满倾。
可惜和风夜来雨,醉中虚度打窗声。
松寺曾同一鹤栖,夜深台殿月高低。
何人为倚东楼柱,正是千山雪涨溪。
僧房药树依寒井,井有香泉树有灵。
翠黛叶生笼石甃,殷红子熟照铜瓶。
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新成瑞犬形。
忆在开元观,食柏练玉颜。
疏慵日高卧,自谓轻人寰。
李生隔墙住,隔墙如隔山。
静习狂心尽,幽居道气添。
神编启黄简,秘箓捧朱签。
烂熳烟霞驻,优游岁序淹。
忆君无计写君诗,写尽千行说向谁。
题在阆州东寺壁,几时知是见君时。
君不闻开元盛天子,纠合俊杰披奸猖。
几年辛苦补四海,始得完好无疽疮。
一朝寄托谁家子,威福颠倒那复理。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
山观空虚清静门,从官役吏扰尘喧。
暂因问俗到真境,便欲投诚依道源。
先贤盛说桃花源,尘忝何堪武陵郡。
闻道秦时避地人,至今不与人通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