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水逐潮回,临流泛羽杯。


玉珂花底散,银管柳边开。


六箸仙人戏,双钩草圣才。

定知归阙下,陶侃上螺杯。


大禹阴能惜,长沙业自开。


终资高宝力,早识太真才。

野饮当凫藻,芙蕖叶作杯。


天光穿水出,人气逼花开。


孝友能为政,沈冥亦见才。

花宫能避暑,即是习池杯。


张仲京华上,山公燕喜开。


地增香浦胜,朝待柏梁才。

绣服绯袍试晚晴,荒途曲巷谢逢迎。


州民礼数容长揖,地主风骚接大名。


幄里双虹交映日,舆前千骑并干城。

张公洞主寄书来,分付闲云老石苔。
莫放俗尘轻点污,祗容诗客暂裴回。
巢松白鹤将为马,夹道红桃倘可媒。

明经宣城宰,家此百尺澜。


郑公不量力,敢以非意干。


玄黄杂两战,绛青表双蟠。

张衡殊不乐,应有四愁诗。


惭君锦绣段,赠我慰相思。


鸿鹄复矫翼,凤凰忆故池。

列子居郑圃,不将众庶分。


革侯遁南浦,常恐楚人闻。


抱瓮灌秋蔬,心闲游天云。

相国生南纪,金璞无留矿。


仙鹤下人间,独立霜毛整。


矫然江海思,复与云路永。

十年怊怅蹑山阡,终欲持杯滴到泉。


东路角巾非故约,西州华屋漫修椽。


幽明永隔休炊黍,真俗相妨久绝弦。

楚客来时雁为伴,归期祇待春冰泮。


雁飞南北三两回,回首湖山空梦乱。


秘书一官聊自慰,安丰百里谁复叹。

古洞深沉白昼间,烟霞出没绝尘寰。


落红满地花初歇,啼鸟一声春自闲。


丹灶苔荒仙去远,松坛月冷鹤飞还。

庐陵旧墨说潘衡,庐陵新墨说张生。


潘家衣钵嗣苏子,张家苗裔出易水。


易水松花烟一螺,涨起倒流三峡波。

悄茜非人境,寒蝉夏已稠。


阳崖惊素雪,午扇怯清秋。


共说新亭好,真堪妙墨留。

闻说藤萝外,神龙旧所蟠。


擘开千丈峡,写尽一襟寒。


赏寄三杯酒,归投六尺竿。

韶序届仲春,迟晷正骀荡。


好音流晛睆,时服改纤纩。


英衮枉嘉招,夙驾东闉仗。

少年谈王霸,英气干斗牛。


中年事轩冕,徇世仍多忧。


晚岁探至道,眷眷怀林丘。

乱山深处白云堆,地坼中空洞府开。


茧瓮有天含宇宙,瑶台无路接蓬莱。


金芝春暖青牛卧,珠树月明黄鹤回。

识公岁已深,从公非一日。


仰公如重云,庇我贫贱迹。


公归无留意,我处念平昔。

少年便识成都尹,中岁仍为幕下宾。


待我江西徐孺子,一生知己有斯人。

西蜀识公初,南都从事馀。


一言知我可,久好复谁如。


学术留元叹,家声付伯鱼。

孤高出世学,豪迈谪仙人。


早岁犹和俗,中年自识真。


定馀时发照,尘尽四无邻。

道广中无竞,才高治不烦。


安心本笃静,忧世亦时言。


寿考同侪尽,经纶故事存。

世俗甘枉尺,所愿求直寻。


不知一律讹,大乐无完音。


见利心自摇,虑害安得深。

风度龙山暗,云凝象阙阴。


瑞花琼树合,仙草玉苗深。


欲醉梁王酒,先调楚客琴。

十年心印许谁传,万里西征思黯然。

风雷开万象,散天影、入虚坛。
看峭壁重云,奇峰献玉,光洗琅玕。
青苔古痕暗裂,映参差、石乳倒悬山。

凶梦歌洹水,妖巢集戴鵀。


未尝馀俸禄,无以具衣衾。


袁涣分仓谷,翁归赐府金。

喜愠与荣枯,居之悉晏如。


稍门多执笔,至老不抛书。


常愧无能极,曾沾清论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