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荆卿重虚死,节烈书前史。


我叹方寸心,谁论一时事。


至今易水桥,寒风兮萧萧。

卷帘依旧西山雨。
凭高暗添愁思。
马上吟成,帐中弦歇,遗恨尚留彤史。

何必江南,堪痛哭,六朝遗迹。
只此地,曾经几遍,铜驼荆棘。
高浪已摧临镜堞,平沙尽没藏书壁。

泽国繁华地,前朝旧此都。


青山弥百粤,白水入三吴。


艮岳销王气,坤灵肇帝图。

晴江春暖兰蕙薰,凫鹥苒苒鸥著群。


洛阳贾谊自无命,少陵杜甫兼有文。


空阔远帆遮落日,苍茫野树碍归云。

玉树歌残王气终,景阳兵合戍楼空。


松楸远近千官冢,禾黍高低六代宫。


石燕拂云晴亦雨,江豚吹浪夜还风。

凄凉遗迹洛川东,浮世荣枯万古同。


桃李香销金谷在,绮罗魂断玉楼空。


往年人事伤心外,今日风光属梦中。

宫馆馀基辍棹过,黍苗无限独悲歌。


荒台麋鹿争新草,空苑凫鹥占浅莎。


吴岫雨来虚槛冷,楚江风急远帆多。

香径绕吴宫,千帆落照中。


鹳鸣山欲雨,鱼跃水多风。


城带晚莎绿,池连秋蓼红。

越兵驱绮罗,越女唱吴歌。


宫尽燕声少,台荒麋迹多。


茱萸垂晓露,菡萏落秋波。

辇路江枫暗,宫庭野草春。


伤心庾开府,老作北朝臣。

我行襄阳野,山色向人明。


何以洗怀抱,悠哉汉水清。


辽辽岘山道,千载几人行。

霜天日晚独沉吟,潮上风来别是音。


恃险战争休想旧,凭高临眺且论今。


数声雁蹙千年恨,一片帆惊万里心。

焰燧何劳鼓万牛,聊将一带付幽流。


才闻浮鹢来波上,已见牵羊出石头。


旧穴依然披信汐,古祠谁为荐时羞。

大江横万里,古渡渺千秋。


浩浩波声险,苍苍天色愁。


三方归汉鼎,一水限吴州。

昔人从逝水,有客吊秋风。


何意千年隔,论心一日同。


楚亭方作乱,汉律正酬功。

故国歌钟地,长桥车马尘。


彭城阁边柳,偏似不胜春。

忆向吴兴假守。
双溪四垂高柳。
仪凤桥边兰舟过,映水雕甍华牖。

西苑妆楼,南城独骑,几处笳吹芦叶?孤鸟外生烟夕照,对千里万里积雪。
更谁来击筑高阳?但满眼花豹明驼相接。
剩野火楼桑,秋尘石鼓,陌上行人空说。

秦莫恃栈阁,吴莫恃堑江。


不能恃以德,二国竟亦降。


迩来屡兴废,由险轻万邦。

青峰来合沓,势压大江雄。


舟渡神兵后,城荒王气空。


山根鱼浪白,岩壁石萝红。

宿帆震泽口,晓渡松江濆。


棹发鱼龙气,舟冲鸿雁群。


寒潮顿觉满,暗浦稍将分。

碧树吴洲远,青山震泽深。


无人踪范蠡,烟水暮沈沈。

废宫深苑路,炀帝此东行。


往事馀山色,流年是水声。


古墙丹雘尽,深栋黑煤生。

不愤曹公跨许昌,苟非梁益莫争王。


三分区宇风雷恶,横截西南气势强。


行客往来闲指点,史官褒贬浪文章。

我来吊古傍隋宫。
板渚雨蒙蒙。
依旧平山堂外,淡烟疏柳长空。

有女江头击絮,何人道上吹篪。
我来吊古怅空祠。
旷望几重云水。

古庙巍峨石兽蹲,胎簪、桐柏矗龙门。


涛冲古岸莓苔坼,派划长江竹箭浑。


四渎躬桓缠虎节,百王薪楗荐牺尊。

江东愁客,隋苑暗经行。
莺语滑,游丝细,夹衣轻。
正清明。

红板桥头,锦衣仓北,金陵从古皇州。
记离宫墙外,年少曾游。
忽听九重仙乐,东风细细度龙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