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方真人谁所见?


衣被七宝从双狻。


当时修道颇辛苦,柳生两肘乌巢肩。



初如蒙蒙隐山玉,渐如濯濯出水莲。

飞檐临古道,高榜劝游人。


未即令公隐,聊须濯路尘。


茅茨分聚落,烟火傍城闉。

此生终安归,还轸天下半。


朅来乘樏庙,复作微禹叹。


从祀及彼呱,像设偶此粲。

薄云霏霏不成雨,杖藜晓入千花坞。


柯丘海棠吾有诗,独笑深林谁敢侮。


三杯卯酒人径醉,一枕春眠日亭午。

风高月暗云水黄,淮阴夜发朝山阳。


山阳晓雾如细雨,炯炯初日寒无光。


云收雾卷已亭午,有风北来寒欲僵。

松冈避暑,茆檐避雨。


闲去闲来几度。


醉扶怪石看飞泉,又却是、前回醒处。

连云松竹,万事从今足。


拄杖东家分社肉,白酒床头初熟。



西风梨枣山园,儿童偷把长竿。

断崖修竹。


竹里藏冰玉。


路转清溪三百曲。

巧者焦劳智者愁,愚翁何喜复何忧。


莫嫌山木无人用,大胜笼禽不自由。


网外老鸡因断尾,盘中鲜鲙为吞钩。

暗楼连夜阁,不拟为黄昏。


未必断别泪,何曾妨梦魂。


疑穿花逶迤,渐近火温黁。

山房犹复畏炎蒸,长掩柴门愧老僧。


两桨去摇东浦月,一龛回望上方灯。


惊飞宿鸟时呼侣,腾起长鱼有脱罾。

我行初无折简招,出门十里未觉遥。


憩装萧萧北崦寺,策蹇渺渺西村桥。


眉头那可遣愁到,舌本正要著酒浇。

荒坡茫茫牧牛童,扳角上背捷如风。


腰间一枝搢枯竹,横吹短笛过村东。

老枳垂藤昼常黑,雏鹰声作婴儿啼。


伐薪归来遇急雨,石路下山如踏梯。

周礼恤凶荒,轺车出四方。


土龙朝祀雨,田火夜驱蝗。


木落孤村迥,原高百草黄。

田家不遣儿牧猪,老乌替作牧猪奴。


不羞卑冗颇得志,草根更与猪为戏。


一乌驱猪作觳觫,一乌骑猪作骐骥。

鬓鸦,脸霞,屈杀将陪嫁。
规模全是大人家,不在红娘下。

笑眼偷瞧,文谈回话,真如解语花。

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

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
铜瓶洒遍不胜寒,雨点匀圆冻未干。


回首曈眬朝日上,槐龙对舞覆衣冠。

君不见天高后土黄,变化出入唯阴阳。
旋凝细雾作飞雹,复遣震雷追日光。


可怜万物甚微细,坐听百变随颠僵。

铜鉼洒遍不胜寒,雨点匀圆冻未干。


回首曈昽朝日上,槐龙对舞覆衣冠。

讲罢渊然似不胜,诗书默已契天心。


高宗问答终垂世,未信诸儒测浅深。

早岁西厢跪直言,起迎天步晚临轩。


何知老侍曾孙圣,欲泣龙髯吐复吞。

迩英肃肃晓霜清,玉宇时闻槁叶零。


风过都城吹广内,万人笑语落中庭。

冉冉春云阴,郁郁晴光莹。


取次踏青行,发越怀春兴。


拚知天女后,如逢雨花剩。

絺绤生凉意,肩舆缓缓游。
连林梨枣缀枝头。
几处背阴篱落、挂牵牛。

水西船,山北酒,多为买春去。
事与云消,飞过旧时雨。
谩留一掬相思,待题红叶,奈红叶、更无题处。

野色惊秋,随意散愁,踏碎黄叶。
谁家篱院闲花,似语试妆娇怯。
行行步影,未教背写腰肢,一搦犹立门前雪。

五月秘府始暴书,一日江君来约予。


世间难有古画笔,可往共观临石渠。


我时跨马冒热去,开厨发匣鸣钥鱼。

漠漠晴埃起远畴,占相云日几家愁。


细民方虑填中壑,巨室何心堰上流。


斩木由来基小衅,浇瓜谁为解私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