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来年去为谁忙,三伏炎蒸忽变凉。


阅世谩劳心悁悁,怀人空得鬓苍苍。


诗篇眼界何终极,道学心期未遽央。

平湖渺空阔,积水暮生寒。


但见绿千顷,不知深几竿。


人间元迫隘,世路足艰难。

未识南湖景,遥欣二子游。


赏心并胜日,妙语逼清秋。


剩欲携书卷,相将买钓舟。

永日长梧下,清阴小院幽。


自怜风袅袅,客赋雨浏浏。


作别今千里,相思欲九秋。

竹坞深深处,檀栾绕舍青。


暑风成惨淡,寒月助清泠。


客去空尘榻,诗来拓采棂。

何处元宵好,山房入定僧。


往来衣上月,明暗佛前灯。


实际徒劳说,空华讵可凭。

积雨芳菲暗,新晴始豁然。


园林媚幽独,窗户惬清妍。


晤语心何远,书题意未宣。

忆昔秋风里,寻盟湘水傍。


胜游朝挽袂,妙语夜连床。


别去多遗恨,归来识大方。

驱马倦长道,投鞭憩此岩。


来应六鳌戴,迹是五丁劖。


泉脉流青润,林稍拥碧巉。

仰止平生旧,今年得得来。


举头天一握,倚杖雪千堆。


讲道心如渴,哦诗思涌雷。

今年缘底事,浪走太无端。


直以心期远,非贪眼界宽。


云山于此尽,风袂不胜寒。

畴昔朱陵洞,如今白帝城。


天高云共色,夜永月同明。


万象争回巧,千峰尽乞盟。

百年蟠木老聱牙,偃蹇春风不肯花。


人道心情顽似汝,不须持向我侬夸。

江头晓渡野云遮,惆望山岐映暮霞。


人值风波几千里,济川舟楫我侬夸。

故人千里寄书来,三复尘襟顿豁开。


劝我从容深燕养,莫将占毕苦沉埋。


杖藜此日应同趣,挥麈何时得共陪。

酒面滟金鱼。
吴娃唱。
吴潮上。

文章世德已能传,得桂高枝二十年。


持节欲同苏武劲,下帷曾似董君贤。


衣裘衽领无嫌左,饮食杯盂暂厌膻。

袁州太守蓬山客,来过卢家寻怪石。


卢家百物今已空,唯石难移留旧迹。


埋没尚存三四分,雨淋日炙如皴皵。

海上老松苑,霹雳烧瘦龙。


胡人犀皮胶,团煤烟膏浓。


色夺阳乌翅,来涉溟渤重。

古人相送赠以言,今人相送举以酒。


酒行殷勤意岂疏,酒罢踌躇悲更有。


行当何之来者谁,陕府兵吏争迎走。

燕山常苦寒,汉使涉穷腊。


路长人马愁,风急沙霰杂。


宿造毡庐开,行逢猎骑合。

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,亦莫近吴宫燕。
尔不听此言,祸患今乃见。


吴火时虽无,越罗日生变。

骥有千里足,不使千里驰。


人有抱长才,亦复不得施。


去去作守长,政化尚可为。

古来分陕重,犹有召公棠。


此树且能久,后人宜不忘。


君从金马去,郡在铁牛旁。

恩深骨髓谓慈亲,义重丘山是故人。


归过嵩阳旧游地,白云收得薜萝身。

记得相逢否,当时在海东。


别离千里外,倏忽十年中。


迹异名尤异,心同齿更同。

吾家陜之北,陜事吾能说。


孤亭占城隅,形胜最殊绝。


云消天宇空,极目鸟飞灭。

风日正和柔,身轻喜病瘳。


懒抛残蠹简,暖脱弊貂裘。


值客开青眼,逢花忘白头。

白发书林作丈人,陕郊迢递驾朱轮。


谩夸燕许文章手,未得严徐侍从臣。


列岫倚窗吟榭晓,乱花窥酒宴堂春。

吟边逢李白,谈笑亦风流。


相对各青眼,安知有白头。


两家穷活计,四海老交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