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凉飙呼不来,流汗方被体。


稀星乍明灭,暗水光弥弥。


香风过莲芡,惊枕裂鲂鳢。

日日出东门,步寻东城游。


城门抱关卒,笑我此何求。


我亦无所求,驾言写我忧。

日出东方隈,似从地底来。


历天又入海,六龙所舍安在哉?


其始与终古不息,人非元气,安得与之久徘徊?


草不谢荣于春风,木不怨落于秋天。


谁挥鞭策驱四运?


万物兴歇皆自然。

秦楼出佳丽,正值朝日光。


陌头能驻马,花处复添香。

薄云韬日未成雨,野水啮沙争赴溪。


书册懒看聊作伴,酒壶不饮亦常携。

久作闲人不惯愁,新春天气更清柔。


未为辽海千年别,且继斜川五日游。


细柳拂头穿野径,落梅黏袖上渔舟。

吾闻开阖来,白日行长空。
扶桑谁曾到,崦嵫不可穷。


但见旦旦升天东,但见暮暮入地中。

吴会寒常薄,冬深略未冰。


荒郊观雉斗,大泽见鱼腾。


钓艇频容借,篮舆渐可乘。

箬帽蓑衣自道宜,不论晴雨著无时。


半醒半醉人争看,是圣是凡谁得知。

白日下昆仑,发光如舒丝。


徒照葵藿心,不照游子悲。


折折黄河曲,日从中央转。

日出堂上饮,日西未云休。


主人笑而歌,客子叹以愀。


指此堂上柱,始生在岩幽。

柏梁冠南山,桂宫燿北泉。

晨风拂幨幌,朝日照闺轩。

美人卧屏席,怀兰秀瑶璠。

李花初发君始病,我往看君花转盛。


走马城西惆怅归,不忍千株雪相映。


迩来又见桃与梨,交开红白如争竞。

明发望远山,一一粲可数。


幽人萌望心,便被山灵妒。


逡巡出神通,变化足惊怖。

地锦花铺地锦衣,碧茸上织紫花枝。


垂杨舞罢莺停唱,不卷华絪待阿谁。

行人都上半山青,记得前朝傍险行。


左右回身看不彻,两边已失一滩声。

䰒松睡起揽诗编,信手翻来诵数篇。


忽有篙声仍绝叫,隔篷知是上滩船。

深村可笑是居民,生长深山野水滨。


总出篱东携稚子,走来岸上看官人。

五日银丝织一笼,金乌捉取送笼中。


知谁放在扶桑树,祗怪满溪烟浪红。

散云作雾恰昏昏,收雾依前复作云。


一面红金大圆镜,尽销云雾照乾坤。

此行殊匆匆,天色不肯借。


更待海棠晴,满意孤山下。

上竺雪来时,四山都作冻。


团团玉屏风,围绕浑无缝。

客爱清殊绝,僧愁冻不胜。


可怜兜率寺,斋供一湖冰。

去岁游春屐,苔痕故可寻。


人家随岸远,塔影落湖深。

城中雪一尺,山中雪一丈。

地上都已消,却在松梢上。

树隐重重竹,溪穿曲曲峰。


林深那有寺,烟远忽闻钟。

肩舆岂不稳,万象非我有。


呼童换马来,湖山落吾手。

旧腊缘多雪,新年未有梅。


殷勤下天竺,隔水两株开。

去时数点雨,归时数片雪。


雨雪两不多,山路双清绝。

放闸冷泉亭,抽动一天碧。


平地跳雪山,晴空下霹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