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蹇驴冲雪度松林,啮石溪流有令音。


旋摘白云濡燥吻,更参黄檗印初心。


岚开复岭云千叠,冻合浮图玉数寻。

陌上春风久矣归,墓头衰草正迷离。


白头未抆三年泪,黄壤长埋短世悲。


忆昔追游常并辔,只今独往更题诗。

丰年已卜稻如京,雪尽春从草际青。


竹里红旗行点点,松间白塔见亭亭。


暖回宿麦开寒色,风约疏梅度晚馨。

缓驱千骑出朝京,唤得春回眼界青。


旗脚灵风来庙步,马蹄山雪过昭亭。


极知太守怀忠款,端为君王荐德馨。

不寄音书又隔年,因师问讯玉堂仙。


碧油早觉儒为贵,青海应无箭可传。


忆昔丝纶催唤仗,何时沙路听鸣鞭。

逍遥丘壑欲忘年,忽作风蝉蜕骨仙。


钟阜恰从三昧起,灵岩重要一灯传。


极知扫迹终无策,且与临岐快著鞭。

连峰到溪止,澄溜向潭泻。


庙道走山腰,雀雏鸣屋瓦。


古壁画云雷,空庭俨舆马。

赛雨何从事,高情苦爱山。


谢公联句后,惠远过溪间。


笑处岩相答,归时酒在颜。

前枉大梁城,诗赋嘉入幕。


兹对昭亭山,将行还有作。


别离此与彼,终始情不薄。

平生山野性,坐卧爱流水。


适从昭亭来,兴自明河起。


小舟浮轻槎,身入星辰里。

知君弃官后,江上寻名山。


心既惯世内,迹欲还人间。


昭亭忽来过,览古兴长叹。

君乘瘦马来,骨竦毛何长。


下马与我语,满屋声琅琅。


一诵庐山高,万景不得藏。

冷雨凝雪未成雪,潭空鱼寒归石穴。


长篙扣穴倩鲤鱼,寄信山头来奠设。


鱼传水鸟飞上山,山木槎槎乾吹咽。

春泥深一尺,车马重重迹。


亲旧各还城,山川空向夕。


今朝水平岸,不畏舟碍碛。

未生潭上云,空望山中雨。


湛湛陈桂樽,坎坎奏鼍鼓。


萧萧灵风来,蹲蹲祝郎舞。

少客两京间,熟游嵩与华。


归来宛溪上,厌往昭亭下。


何以厌昭亭,衰迟倦驱驾。

曰山何必高,要在出云雨。


昭亭非峻峰,雄雄若蹲虎。


旱岁一来祠,霈然随沥酤。

山暖春烟重,林昏古寺藏。


溪流过晓涨,岭树见新行。


马去侵云迹,风来袭野芳。

昭亭送客地,来往四十年。


常视松端日,每稽潭上船。


风移虎旗脚,寒入牛童肩。

从来潭上别,先赛故山祠。


却入舟中饮,无令盏尽迟。


须拚一日醉,便作数年期。

雪中峰午午,潭上树亭亭。


久作大梁客,贫留小阮醒。


滩愁江舸涩,祠信楚巫灵。

行舟晚解去,亲戚各还家。


泪落正湿衣,肠翻如转车。


借是昭亭水,相随亦有涯。

天高月白夜漫漫,倚杖来看月下山。


老眼直穷烟霭外,诸峰浑在有无间。


翰林耽酒今何处,仙女乘鸾去不还。

岩岩昭亭山,度岁一再行。


吾亲在其下,有路如砥平。


风物岁时佳,岂问楚与荆。

晴光散馀翳,佳辰值清和。


联车不辞远,共登昭亭阿。


步夷惬苍石,缘险扪修萝。

山寒六月飞霜雪,楼殿夜深钟鼓歇。
琅玗无风万戟闲,屋角明河挂天阙。
龙牙七尺玉壶冰,炯炯神清梦不成。
散策春岗晓,樵苏一径长。
钩衣藤挂石,断路水浮塘。
山静竹生韵,池清兰自香。
五马行春路,松行旧不斜。
醉眠方梦草,游骑想穿花。
访古千秋暗,逃禅百虑赊。
羲和呼龙晓耕烟,斗挹沆瀣膏琼田。
青女剪刻了不睡,瑶草竞秀争春妍。
凝冰作肤露作脸,蕙花兰干香蘅荃。
解衣夜泊灵山巅,胡床待月松风前。
已令圆顶具白毡,更促方屦收青编。
茶瓯过眼见樽俎,蔬箸放手罗廿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