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孤山山下小斜桥,客魂曾共暗香飘。


五年不踏西湖路,想见黄昏清浅处。


如今憔悴古江干,岂有幽芳伴倚栏。
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。
潇潇暮雨子规啼。

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
天宫水西寺,云锦照东郭。


清湍鸣回溪,绿水绕飞阁。


凉风日潇洒,幽客时憩泊。

新年多暇日,晏起褰帘坐。


睡足心更慵,日高头未裹。


徐倾下药酒,稍爇煎茶火。

不著官人宿,无如野店何。


见容幸有此,虽陋更嫌它。


头虱妨归梦,邻鸡伴寤歌。

雨气不能尽,散作满园烟。


好风何处来,荷叶为翩翩。


群花浴三日,意态柔且鲜。

明月爱流水,一轮池上明。
水亦爱明月,金波彻底清。


爱水兼爱月,有客登西亭。

佳晨出西郭,仰视天宇清。


乐哉旷士怀,浩浩吞四溟。


新涨忽勇退,篱落粘枯萍。

沙浅波平。
孤舟长日横。
淡墨潇湘八景,谁移向、富山城。

周子篘中早得春,唤人同渡一溪云。


贪看雨歇前峰变,不觉斟时已十分。

不管先生巾欲摧,雨中艇子便撑开。


青山隔岸迎人去,白鹭冲烟送酒来。

日上高城柳影齐,风轩临水看莺啼。


初来木杪鸣相应,稍入花间听却迷。


芳草自深句践国,行人犹隔御儿溪。

玉山东去不通州,万壑千岩隘上游。


应会逐臣西望意,故教溪水只西流。

山楹无恶木,但有绿桂丛。


幽芳尚未歇,飞鸟衔残红。


不见离骚人,憔悴吟秋风。

背岭断崖下,老竹生扶疏。


孤根石上引,劲节松不如。


莫言霜雪多,终见绿有馀。

青青色堪染,欲辨不知名。


根阴托乳鱼,水底抽新萌。


康乐池上咏,独与春梦成。

缘溪去欲远,磊砢忽碍行。


旁临侧身险,下忽寒流声。


幽客惯来往,同此猿鸟情。

阴壁流暗泉,古苔长自好。


不改春与秋,何如路傍草。


空山正幽蔼,净绿无人扫。

斑斑远林鸟,极目波烟中。


各识时早暮,不忘巢西东。


推物得真意,吾将效陶公。

万木总柔翠,况复新晴时。


日色照欲动,山气敛还迟。


望之如何揽,举袂随风吹。

我来东峰下,远见西岭头。


白云忽已合,向此偶迟留。


人谁问何有,自可忘殷忧。

涧深连石壁,石上生长藤。


孤猿来自熟,缘饮下复登。


赖无樵人迹,且免束薪蒸。

刘翰潘柽社友称,何侯直要续心灯。


阴山有雪双雕下,碧落无云一鹤升。


觜距专场渠克畏,鼓旗傍噪我安能。

隙地丛筠植,修廊列堵环。


楼台疏占水,冈岸远成山。


尽日草深映,无风舟自闲。

水陆行兼旬,招摇月如醉。


筋弛遂莫支,神痴但思睡。


若非游名山,曷以豁幽闭。

一番雨熟林间杏,四面风开水上花。


岸尽龙鳞盘翠筱,溪深鳌背露晴沙。


陇头刈麦催行馌,桑下缫丝急转车。

秋霜落后题诗处,醉墨淋漓苦未干。


不见穷愁孟东野,乱峰空锁一溪寒。

东溪打桨过西溪,南岭云飞北岭时。


鸟语屡呼人载酒,山行不厌雨催诗。


静中秋色人间少,客里泉声夜半知。

乌蛮遗种称罗鬼,剽悍断头能掉尾。
传从济火年代深,世土居然属宣慰。


我从里俗询大概。

步出城南门,衣袂飘和风。


风中有花香,不问紫与红。


万山似无罅,一水能自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