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去蓬瀛合有津,若为风雨动经旬。


同来海岸登舟在,俱是尘寰欲渡人。


弱水洪涛非世险,长年三老定谁真。

无奈青山处处清,村沽日日办山行。


真惭廪食虚官守,只把山游作课程。


谷口乱云随骑远,林间飞雪点衣轻。

莫怪乡思日夜深,干戈衰病两相侵。


孤肠自信终如铁,众口从教尽铄金。


碧水丹山曾旧约,青天白日是知心。

凤鸟久不至,梧桐生高冈。


我来竟日坐,清阴洒衣裳。


援琴俯流水,调短意苦长。

怀人坐沈夜,帷灯暧幽光。


耿耿积烦绪,忽忽如有忘。


玄景逝不处,朱炎化微凉。

怅望沙头成久坐,江洲春树何青青。


烟霞故国虚梦想,风雨客途真惯经。


白璧屡投终自信,朱弦一绝好谁听?


扁舟心事沧浪旧,从与渔人笑独醒。

廿年不到石亭寺,惟有西山只旧青。


白拂挂墙僧已去,红兰照水客重经。


沙村远树凝春望,江雨孤篷入夜听。

客边荏苒岁华增,对景空思旧日朋。


露冷莲塘青结子,雨晴瓜圃绿牵藤。


酒杯自强醒还醉,宦业谁论拙与能。

君诗与物俱妙,鄙夫那敢抗衡。


芭蕉辟君三舍,笋脯亦须改评。

公如韩子定飞仙,更喜门人老玉川。


莫说诗筒频度岭,即看侯弁去朝天。


飞龙位正云霄近,集凤楼高采色鲜。

敬亭松竹古丛林,二老风流旧赏音。


楼阁长开太平象,钟鱼能洗祖师心。


别来黄鹄还千里,盟在白鸥当再寻。

宫柳垂垂碧照空。
九门深处五云红。
朱衣只在殿当中。

夜横霜竹梦游仙,晓到馀干月满川。


山绕楼台欲无地,水环洲渚更连天。


明霞一抹朱弦直,芳草分垂绿绶鲜。

使君领客访金仙,小队旌旗锦一川。


我欲采芝非辟世,公当立极要擎天。


诗声政尔容传稿,僧律何尝禁割鲜。

忆曾总领道山仙,自挽狂澜制百川。


廷策万言功盖世,台评三上力回天。


楚东剩喜诗邮速,天北催颁诏墨鲜。

一欢玄发水东流,两脚黄尘阅几州。


王湛时须看周易,虞卿未敢著春秋。


不辞彭泽腰常折,却得邯郸梦少留。

急雪催诗兴未阑,东风肯奈鸟乌寒。


最怜度牖勤勤意,更接飞花细细看。


连夜抛回三白瑞,及时惊动五辛盘。

先生明经今蔡义,念佛仍师大势至。


食菜不待周颙书,要断贪杀兼自卫。


颜回平生拾堕尘,蓼虫食蓼忘其辛。

梦中与世极周流,错认三刀是得州。


拟学耕田给公上,要为同社燕春秋。


囊间已办青芒屦,桑间想闻黄栗留。

大难词源三峡流,小难诗不数苏州。


了无徐生齐气累,正值宁子商歌秋。


鹄飞千里从此始,骥绝九衢谁得留。

东方月出鱼龙窟,北极云开虎豹关。


渤澥青丘金作水,昆仑赤岸玉为山。


风光岂减常时好,灯火嗟逢此夜悭。

多愁只觉世情疏,愁极凭谁与破除。


江海烟尘羁客泪,云山桑梓别人居。


高风断雁惟将恨,衰草残萤不照书。

蔓草萋迷野色微,嗷嗷鸣雁欲谁依。


残花露淡胭脂靥,落木霜凋薜荔衣。


万国旧闻车轨一,九州今见劫尘飞。

厚禄故人音问疏,天官不拟介推除。


莫思浮世尘埃事,好共深山木石居。


月满高楼留客饮,灯明寒榻课儿书。

负郭无田生事疏,微官巳谢不须除。


散愁漫入高僧舍,乘兴还过野老居。


草冷虫声悲杼轴,霜馀蕉叶碎缄书。

中夜登楼望紫微,北辰不动众星依。


由来赤日行黄道,多事玄云变白衣。


雪下蓬莱三岛隔,涛翻沧海万鱼飞。

西风吹树夕阳微,斥鴳鹪鹩各有依。


幕府三年双短鬓,乡关千里一沾衣。


江淮渺渺人烟少,梁楚茫茫鬼燐飞。

闭门无事往来疏,窗外从他草不除。


食肉巳违三月味,谋身欲去九夷居。


人情自古怀乡土,天下何时罢羽书。

江水东流西日微,闲身不系独何依。


尘埃爽飒枯蓬鬓,霜露凄凉破衲衣。


百粤雨馀山翠合,三韩云净海青飞。

坐见风霜百草疏,却怜光景渐消除。


萍蓬飘荡三年客,松菊荒凉五亩居。


陋巷苍苔封蚁垤,空庭黄叶带虫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