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札八行诗一篇,无由相见但依然。


君匡圣主方行道,我事空王正坐禅。


支许徒思游白月,夔龙未放下青天。

齿齐臕足毛头腻,秘阁张郎叱拨驹。


洗了颔花翻假锦,走时蹄汗蹋真珠。


青衫乍见曾惊否,红粟难赊得饱无。

六纛双旌万铁衣,并汾旧路满光辉。


青衫书记何年去,红旆将军昨日归。


诗作马蹄随笔走,猎酣鹰翅伴觥飞。

车骑新从梁苑回,履声佩响入中台。

凤池望在终重去,龙节功成且纳来。

金勒最宜乘雪出,玉觞何必待花开。

林亭一出宿风尘,忘却平津是要津。


松阁晴看山色近,石渠秋放水声新。


孙弘阁闹无闲客,傅说舟忙不借人。

落花如雪鬓如霜,醉把花看益自伤。


少日为名多检束,长年无兴可颠狂。


四时轮转春常少,百刻支分夜苦长。

提拔出泥知力竭,吹嘘生翅见情深。


剑锋缺折难冲斗,桐尾烧焦岂望琴。


感旧两行年老泪,酬恩一寸岁寒心。

门庭有水巷无尘,好称闲官作主人。


冷似雀罗虽少客,宽于蜗舍足容身。


疏通竹径将迎月,扫掠莎台欲待春。

曾陪鹤驭两三仙,亲侍龙舆四五年。


天上欢华春有限,世间漂泊海无边。


荣枯事过都成梦,忧喜心忘便是禅。

平生见流水,见此转留连。


况此朱门内,君家新引泉。


伊流决一带,洛石砌千拳。

新晴夏景好,复此池边地。


烟树绿含滋,水风清有味。


便成林下隐,都忘门前事。

七月中气后,金与火交争。


一闻白雪唱,暑退清风生。


碧树未摇落,寒蝉始悲鸣。

轩盖光照地,行人为裴回。


呼传君子出,乃是故人来。


访我入穷巷,引君登小台。

霜降山水清,王屋十月时。


石泉碧漾漾,岩树红离离。


朝为灵都游,暮有阳台期。

梁园修竹旧传名,园废年深竹不生。


千亩荒凉寻未得,百竿青翠种新成。


墙开乍见重添兴,窗静时闻别有情。

选石铺新路,安桥压古堤。


似从银汉下,落傍玉川西。


影定栏杆倒,标高华表齐。

错落复崔嵬,苍然玉一堆。


峰骈仙掌出,罅坼剑门开。


峭顶高危矣,盘根下壮哉。

白老忘机客,牛公济世贤。


鸥栖心恋水,鹏举翅摩天。


累就优闲秩,连操造化权。

北阙至东京,风光十六程。


坐移丞相阁,春入广陵城。


红旆拥双节,白须无一茎。

病卧帝王州,花时不得游。


老应随日至,春肯为人留。


粉坏杏将谢,火繁桃尚稠。

为问三丞相,如何秉国钧。


那将最剧郡,付与苦慵人。


岂有吟诗客,堪为持节臣。

忽忽心如梦,星星鬓似丝。


纵贫长有酒,虽老未抛诗。


俭薄身都惯,疏顽性颇宜。

行寻春水坐看山,早出中书晚未还。


为报野僧岩客道,偷闲气味胜长闲。

岁暮皤然一老夫,十分流辈九分无。


莫嫌身病人扶侍,犹胜无身可遣扶。

送葬万人皆惨澹,反虞驷马亦悲鸣。


琴书剑佩谁收拾,三岁遗孤新学行。

墓门已闭笳箫去,唯有夫人哭不休。


苍苍露草咸阳垄,此是千秋第一秋。

铭旌官重威仪盛,骑吹声繁卤簿长。


后魏帝孙唐宰相,六年七月葬咸阳。

兔园春雪梁王会,想对金罍咏玉尘。


今日相如身在此,不知客右坐何人。

碧油幢下捧新诗,荣贱虽殊共一悲。


涕泪满襟君莫怪,甘泉侍从最多时。

渐老只谋欢,虽贫不要官。


唯求造化力,试为驻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