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雪埋百花,及时斗春阳。


城南有高士,买屋入花藏。


经时不出门,为花日日忙。

庭树应如我,相逢益老苍。


别来秋苦雨,但觉瓦松长。

漱石先生难可意,啮毡校尉久无朋。


应知客路愁无奈,故遣吟诗调李陵。

云雨休排神女车,忠州老病畏人夸。


诗豪正值安仁在,空看河阳满县花。

老来几不辨西东,秋后霜林且强红。


眼晕见花真是病,耳虚闻蚁定非聪。


酒醒不觉春强半,睡起常惊日过中。

浊世纷纷肯下临,梦寻飞步五云深。


无因上到通明殿,只许微闻玉佩音。

少年多病怯杯觞,老去方知此味长。


万斛羁愁都似雪,一壶春酒若为汤。

胶西未到吾能说,桑柘禾麻不见春。


不羡京尘骑马客,羡他淮月弄舟人。

高才晚岁终难进,勇退当年正急流。


不独二疏为可慕,他时当有景孙楼。

南岳诸刘岂易逢,相望无复马牛风。


山公虽见无多子,社燕何由恋塞鸿。

使君闲如云,欲出谁肯伴。


清风独无事,一啸亦可唤。


来从白蘋洲,吹我明月观。

懒者常似静,静岂懒者徒?


拙则近于直,而直岂拙欤?


夫子静且直,雍容时卷舒。


嗟我复何为,相得欢有馀。


我本不违世,而世与我殊。

贾生恸哭后,寥落无其人。


安知蔡夫子,高义迈等伦。


献书谒皇帝,志已清风尘。

台州地阔海冥冥,云水长和岛屿青。


乱后故人双别泪,春深逐客一浮萍。


酒酣懒舞谁相拽,诗罢能吟不复听。

阳城为谏议,以正事其君。


其手如屈轶,举必指佞臣。


卒使不仁者,不得秉国钧。

病容衰惨澹,芳景晚蹉跎。


无计留春得,争能奈老何。


篇章慵报答,杯宴喜经过。

三岁相依在洛都,游花宴月饱欢娱。


惜别笙歌多怨咽,愿留轩盖少踟蹰。


剑磨光彩依前出,鹏举风云逐后驱。

秋天高高秋光清,秋风袅袅秋虫鸣。


嵩峰馀霞锦绮卷,伊水细浪鳞甲生。


洛阳闲客知无数,少出游山多在城。

罗敷敛双袂,樊姬献一杯。


不见舒员外,秋菊为谁开。

大将上兵符,军容备扫除。


恭惟陛下圣,方采直臣书。


忽报分司去,还寻入幕初。

有越逾千载,何人不宦游。

向来惟一范,真足壮吾州。

高躅今谁继,先生独再留。

嘉子治新园,乃在太行谷。


山高地苦寒,当树所宜木。


群花媚春阳,开落一何速。

君为著作诗,志激词且温。


璨然光扬者,皆以义烈闻。


千虑竟一失,冰玉不断痕。

胧明春月照花枝,花下音声是管儿。


却笑西京李员外,五更骑马趁朝时。

华阳仙伯有茆卿,官府今传在赤城。


三鹤不归犹地胜,二君能到亦心清。


诗中慷慨悲陈迹,篇末殷勤奖后生。

才高诸彦故无嫌,兄弟同时举孝廉。


东观外除方墨绶,西州相见已苍髯。


灵胥引水清穿市,神禹分山翠入帘。

儿曹曾上洛城头,尚记清波绕驿流。


却想山川常在梦,可怜颜发已惊秋。


辟书今日看君去,著籍长年叹我留。

德行文章里闬宗,姓名朝野尽知公。


侍亲存没皆全孝,报政初终必竭忠。


性直不从花县乐,分安求逸郁堂空。

朔风积夜雪,明发洲渚净。


开门望钟山,松石皓相映。


故人过我宿,未尽跻攀兴。

扶亭大夫伯淳父,平生执鞭所欣慕。


蚤年学问多东南,形阻江山想神遇。


阮籍台边有一人,爱叹非为婚姻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