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饰莲花座,新翻贝叶科。


朝餐荤味少,夜诵篆烟多。


不执铁如意,肯偷金叵罗。

引泉浇药圃,编竹护花科。


顿喜高风在,仍闻密义多。


四山围翠黛,一水缭青罗。

无弦不似伯牙琴,笑杀钟期错用心。


却爱铁牛机外语,知音何似不知音。

胡床误看碧松枝,自爱壶中日月迟。


冰尽暖沙眠犊子,波间细雨浴鱼儿。

万里江湖一钓舟,夜寒乘月过沧洲。


投竿不比任公子,误得骊龙亦上钩。

凌纸冰霜气。
是当年、弓刀宿将,隐悲身世。
松杏河山空战骨,待把英魂唤起。

寒时便具热时风,饥汉那知食药功。


莫怪禅师向西笑,缘师身在长安东。

老去此生一诀,兴来明日重游。


卧闻三老白事,半夜南风打头。

莫言西蜀万里,且到南华一游。


扶病江边送客,杖挐浦口回头。

亦知壶子不死,敢问老聃所游。


瑟瑟寒松露骨,眈眈病虎垂头。

寓形天宇间,出处会有役。


澹然都无营,百年何由毕。


山林等忧患,轩冕亦戏剧。

客来花雨际,秋水落金池。

片石寒青锦,疏杨挂绿丝。

高僧拂玉柄,童子献霜梨。

真僧闭精宇,灭迹含达观。


列嶂图云山,攒峰入霄汉。


丹崖森在目,清昼疑卷幔。

远公爱康乐,为我开禅关。


萧然松石下,何异清凉山。


花将色不染,水与心俱闲。

梅子生时到几回,桃花开后不须猜。


重来松竹意徘徊。



惯听禽声应可谱,饱观鱼阵已能排。

何年顾虎头,满壁画瀛州。


赤日石林气,青天江海流。


锡飞常近鹤,杯度不惊鸥。

兰若山高处,烟霞嶂几重。


冻泉依细石,晴雪落长松。


问法看诗忘,观身向酒慵。

洛景城西尘土红,伴僧闲坐竹泉东。


绿萝潭上不见日,白石滩边长有风。


热恼渐知随念尽,清凉常愿与人同。

一山门作两山门,两寺原从一寺分。


东涧水流西涧水,南山云起北山云。


前台花发后台见,上界钟声下界闻。

八年三月晦,山梨花满枝。


龙门水西寺,夜与远公期。


晏坐自相对,密语谁得知。

秋景引闲步,山游不知疲。


杖藜舍舆马,十里与僧期。


昔尝忧六十,四体不支持。

自出家来长自在,缘身一衲一绳床。


令人见即心无事,每一相逢是道场。

三杯嵬峨忘机客,百衲头陀任运僧。


又有放慵巴郡守,不营一事共腾腾。

五年不入慈恩寺,今日寻师始一来。


欲知火宅焚烧苦,方寸如今化作灰。

宦途堪笑不胜悲,昨日荣华今日衰。


转似秋蓬无定处,长于春梦几多时。


半头白发惭萧相,满面红尘问远师。

新年三五东林夕,星汉迢迢钟梵迟。


花县当君行乐夜,松房是我坐禅时。


忽看月满还相忆,始叹春来自不知。

白屋炊香饭,荤膻不入家。


滤泉澄葛粉,洗手摘藤花。


青芥除黄叶,红姜带紫芽。

贞吝嫌兹世,会心驰本原。


人非四禅缚,地绝一尘喧。


霜露欹高木,星河压故园。

龙钟一老翁,徐步谒禅宫。


欲问义心义,遥知空病空。


山河天眼里,世界法身中。

山中燕子龛,路剧羊肠恶。

裂地竞盘屈,插天多峭崿。

瀑泉吼而喷,怪石看欲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