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归心摇摇若鞦带,哀操切切如蝉吟。


百年双鬓欲俱白,千里一书真万金。

鸡鸣钟未鸣,不知乡晨否。


起来恐惊众,未敢启户牖。


残灯吐芒角,上下两银帚。

我眠亦甚安,梦中初无惊。


如何作梦语,反侧意不平。


起来不复寐,郡楼挝五更。

老火薰人欲破头,唤秋不到得人愁。


夜来一雨将秋至,今晚蝉声始报秋。

木蕖篱菊总无光,秋色今年付海棠。


为底夜深花不睡,翠纱袖上月和霜。

新样西风较劣些,重阳还放海棠花。


春红更把秋霜洗,且道精神佳不佳。

客至从嗔不著冠,起来信手揽书看。


小蜂得计欺侬睡,偷饮晴窗砚滴乾。

村落丰登里,人家笑语声。


溪霞晚红湿,松日暮黄轻。


只么秋殊浅,如何气许清。

花净何须艳,林深不隔香。


初闻无处觅,小摘莫令长。


春落秋仍发,梅兼雪未强。

不夜非关月,舞风也自香。


着花能许细,落子不多长。


玉糁开犹半,金须撚更强。

祸乱天心厌,流离客思伤。


有家抛上国,无罪谪遐方。


负笈将辞越,扬帆欲泛湘。

上马萧萧襟袖凉,路穿禾黍绕宫墙。


半山残月露华冷,一岸野风莲萼香。


烟外驿楼红隐隐,渚边云树暗苍苍。

洛岸秋晴夕照长,凤楼龙阙倚清光。


玉泉山净云初散,金谷树多风正凉。


席上客知蓬岛路,坐中寒有柏台霜。

出山今几时,忽忽岁再秋。


江湖岂不永,我兴终悠悠。


况复逢旱魃,农亩无馀收。

抗尘几何时,猿鹤共悲怨。


岂知朱墨暇,乃适山水愿。


兹晨秋令初,休沐谨邦宪。

闲居寡俦侣,掩关抱孤清。


良友倏来止,旷然舒我情。


矧此凉秋初,暑退裳衣轻。

一雨生凉杜若洲,月波微漾绿溪流。


茅檐归去无尘土,淡薄闲花绕舍秋。

西戍角声清且哀,东城鼓动殷然雷。


雨阑伏槛月可待,风横舣舟君不来。


得酒未容欢独伯,把书端与睡为媒。

不复怒飞声,朝鸡得擅鸣。


婆娑犹有地,媚灶毕馀生。

梅梁巢已空,去此复何从。


勿惮归飞远,冰霜不尔容。

拟从康乐公,双蹑登山屐。


晴夜宿天台,披云看初日。

宿雨尘霾静,寒原黍稷空。


临风聊放目,不为送飞鸿。

纷纷脱柯叶,衮衮断根蓬。


不待吹扬力,随风亦自东。

霜空出华月,樽酒聊相对。


别夜复婵娟,故人千里外。

病骨倦空林,曳杖闲庭步。


暗烛与寒虫,迢迢思风露。

归云去悠悠,长风来猎猎。


檐角两长楸,斜阳晒黄叶。

近砌掷鸣签,长檐悬素绠。


湿翅暝鸦归,高梧落寒井。

未卷半帘霜,犹疑在庭月。


倚树汲清泉,疏风猎华发。

古台摇落后,秋入望乡心。


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

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

日望衡门处,心知汉水濆。


偶乘青雀舫,还在白鸥群。


间气生灵秀,先朝翼戴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