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筑场泥镜面平,家家打稻趁霜晴。

笑歌声里轻雷动,一夜连枷响到明。

租船满载候开仓,粒粒如珠白似霜。


不惜两钟输一斛,尚赢糠覈饱儿郎。

菽粟瓶罂贮满家,天教将醉作生涯。


不知新滴堪篘未,今岁重阳有菊花。

垂成穑事苦艰难,忌雨嫌风更怯寒。


笺诉天公休掠剩,半偿私债半输官。

湖山久系念,块处限形迹。


遥望一水间,十年靡由即。


军旅起衰废,驱驰岂遑息。

风吹蝉声乱,林卧惊新秋。


山池静澄碧,暑气亦已收。


青峰出白云,突兀成琼楼。

路绕羊肠蹑屐跻,万山金碧总堪题。


举头日月中天近,极目乾坤五岳低。


自笑盐车骐骥厄,谁怜枳棘凤凰栖。

茫茫远树隔烟霏,猎猎西风振客衣。


山雨未晴岚气湿,溪流欲尽水声微。


回车庙古丹青老,碗子城荒草木稀。

分得东篱雨后花,呼童栽近小窗纱。


引泉灌溉滋新壤,剖竹编围护嫩芽。


自许琴樽相调笑,何须蜂蝶乱交加。

塞垣霜信早,北雁往南飞。


水冷莲房老,林疏木叶稀。


有官居鼎鼐,无地觅庭闱。

秋日郊扉乐,心闲景趣闲。


风生疏竹里,雨在片云间。


疏港聊通水,关门不碍山。

輶轩凤皇使,林薮鹖鸡冠。


江湖一相许,云雾坐交欢。


兴尽崔亭伯,言忘释道安。

笙歌苏小楼前路,杨柳尚青青。
画船来往,总相宜处,浓淡阴晴。
杖藜闲暇,孤坟梅影,半岭松声。

南北东西俱我乡,聊从地主借绳床。


诸公共得何侯力,远客新抄陆氏方。


老去事多藜杖在,夜来秋到叶声长。

一笑聊开口,千忧不上眉。


林深受风得,柏老到霜知。


小憩逢筠洞,幽寻及枳篱。

竹际笙簧起,回听众籁微。


时陪物外赏,肯念日斜归。


草色违秋意,池光净客衣。

鸟语知公乐,晴山及我游。


尽排物外事,拚作酒中浮。


菊蕊离双鬓,林声隐四愁。

岁月移文外,乾坤杖屦中。


铿然五字律,健在百夫雄。


秋入池深碧,寒欺叶递红。

嵩高云日明,潘岳赋初成。


篱槿花无色,阶桐叶有声。


绛纱垂簟净,白羽拂衣轻。

行药归来即杜门,啸台秋色背人群。


幽虫傍草晚相映,远水着烟寒未分。


高亢可能称独行,穷空犹拟赖斯文。

水气并山影,苍茫已作秋。


林深喜见寺,岸静惜移舟。


疏苇先寒折,残虹带夕收。

槿华数树夕阳时,收拾秋光在短篱。

自紫自红还自碧,只应独有暮蝉知。

垂垂密雨亸修杨,点点青苔绘短墙。


不是雁声天畔过,争知今日是重阳。

秋日惨淡兮秋风其飔。
白露既下兮繁霜继之。
檗离其根兮叶脱其枝。

北风吹雁过萧萧,旅馆青灯共寂寥。


蓬鬓一时成白雪,老来禁得几秋宵。

江上秋高暑未归,照书犹有数萤飞。


东风可是怜游子,不遣看天忆授衣。

疏雨鸣檐月在云,马蹄初歇夜将分。


雁行却向城头过,何处砧声隐隐闻。

满天星月一庭烟,坐掩衡门思悄然。


漫想明珠成薏苡,却嫌黄菊似金钱。

病眼昏昏四顾迷,独行浑似雪中鸡。


花开叶落真成梦,愁听门前过马蹄。

挂壁青釭照不眠,相看到此亦堪怜。


露寒霜重残萤尽,肠断秋风忆往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