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里如何一日行,晴天犹自急追程。


山云管得侬愁雨,强做催诗数点声。

山穷喜见一平川,不似林中不识天。


只出此山灾便散,何须更问小行年。

涧泉劝我出山迟,曲曲遮留步步随。


泉自多情侬自闷,今宵会有出山时。

晚风寂寂树阴阴,松不悲鸣竹不吟。


只有清泉逢白石,向人刺口说山林。

芦深石路旋芟开,藤絓肩舆却倒回。


兰蕙连山为谁好,芭蕉满谷不缘栽。

草光叶润亦清佳,翠里生香不是花。


一事说来人不信,蕨长如树蚓如蛇。

林中亭午始微明,枫倒杉倾满路横。


黄叶青苔深一丈,先生却爱此中行。

一别姑苏江上台,绿波碧草恨悠哉。


忽然两袖珠玑满,割取三吴风月来。

南海人从东海归,新诗到日恰梅时。


撚梅细比新诗看,未必梅花瘦似诗。

黄雀初肥入口销,玉醅新熟得春饶。


主人更恐香无味,沉水龙涎作伴烧。

只馀三日便清和,尽放春归莫恨他。


落尽千花飞尽絮,留春肯住欲如何。

梦中相见慰相思,玉立长身漆点髭。


不遣紫宸朝补衮,却教雪屋夜哦诗。

生憎雁鹜只盈前,忽览新诗意豁然。


锦字展来看未足,玉虫挑尽不成眠。

城中担上买莲房,未抵西湖泛野航。


旋折荷花剥莲子,露为风味月为香。

船离洪泽岸头沙,人到淮河意不佳。


何必桑干方是远,中流以北即天涯。

道堂高绝俯空明,上下跻攀取意行。


净阁虚廊人寂寂,鹤声断处忽琴声。

冰壶底里步金沙,真到林逋处士家。


未办寒泉荐秋菊,且将瘦句了梅花。

紫陌微乾未放尘,青鞋不惜涴泥痕。


春风已入寒蒲节,残雪犹依古柳根。

湖暖开冰已借春,山晴留雪要娱人。


昨游未当清奇在,踏冻重来眼却新。

只知逐胜忽忘寒,小立春风夕照间。


最爱东山晴后雪,软红光里涌银山。

群山雪不到新晴,多作泥融少作冰。


最爱东山晴后雪,却愁宜看不宜登。

几丝微雨噀前山,半点轻寒健牡丹。


只道一春晴较少,到它晴了是春残。

不但春妍夏亦佳,随缘花草是生涯。


鹿葱解插纤长柄,金凤仍开最小花。

竹间露重午方乾,松里云深夏亦寒。


只道一溪无十里,为谁百屈更千盘。

手种琅玕劣十年,今年新笋不胜繁。


不知明早添多少,日暮闲来数一番。

麦黄秧碧百家衣,已热犹寒四月时。


雨后觅春无一寸,野蔷薇发酽燕脂。

侬家有轴郭熙山,堕在冰溪雪岭间。


有弟新来眼如月,为侬洗手拾将还。

笔端人物更江山,外弟周郎两不难。


可把吴松半江水,博他头上进贤冠。

只今秋稼满江郊,犹记春船掠屋茅。


可是北风寒入骨,荻花争作向南梢。

幸自轻阴好片秋,如何馀热未全休。


大江欲近风先冷,平野无边草亦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