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眉似高僧秀,颜如童子红。


忠纯汲长孺,高洁夏黄公。


矫矫辽东鹤,冥冥塞北鸿。

东阁延髦士,西都守别宫。


不忘如卫武,难老似僖公。


位貌今虽远,官僚旧忝同。

独佐成康世,高年有毕公。


神心降维岳,龟兆告非熊。


黄阁遵成范,太常书茂功。

垂车七十古来稀,况是丁年解鞅鞿。


神虎衣冠洪景挂,都门供帐仲翁归。


前衔新命俱郎宿,处士儒冠总少微。

郊居诚敝陋,平地见伊光。
适值华轩过,仍当煦景长。
幸能留憩止,岂敢谓高凉。

扫白非黄精,轻身岂胡麻。


怪君仁而寿,未觉生有涯。


曾经丹化米,亲授枣如瓜。

事国一心勤以瘁,还家五福寿而康。


风波已出凭忠信,松柏难凋耐雪霜。


昔日青衫遇知己,今来白首再升堂。

俭节清名世绝伦,坐令风俗可还淳。

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

四海仪刑瞻旧德,一樽谈笑作闲人。

洛人皆种花,花发有时阑。


君家独种玉,种玉产琅玕。


子弟守家法,名声耸朝端。

九卿初命亚三司,朝吏相瞻得老师。


南阙便还新印绶,东舟只载旧书诗。


汉庭饯客无佳句,越水归装有富赀。

平生不省问田园,白首忘怀道更尊。


已上印书通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


冯唐老有为郎恋,疏广终无任子恩。

白鸥生意在沧波,不为风尘有网罗。


年抵冯唐初未半,才方疏广岂能多。


孤清楚国知谁继,遗爱郴人想共歌。

彭泽陶潜归去来,素风千岁出尘埃。


明时俊老心无累,故里高门子有才。


更作园林负城郭,常留花月映池台。

膏火煎熬无妄灾,就阴息迹信明哉。


功名富贵两蜗角,险阻艰难一酒杯。


百体观来身是幻,万夫争处首先回。

漆园著书五十二,致意最在逍遥游。
后来作者逐音响,百一未必知庄周。


幽人往往泥出处,俗士不可与庄语。

万事不理问伯始,藉甚声名南郡胡。


远孙白头坐郎省,乞身归来犹好书。


手抄万卷未阁笔,心醉六经还荷锄。

儿时拜公床,眼碧眉紫烟。


舍前架茅茨,炉香坐僧禅。


女奴煮罂粟,石盆泻机泉。

淡溪居士登九龄,朱颜青鬓如后生。
横拖仙人绿玉杖,倒诵上帝黄庭经。

璇霄仙籍书姓名,丹霞染诰金花绫。

云居山高三万尺,下插浏江上撞日。


柳下和风百世师,有孙避地来筑室。


奕叶隐居三百年,栽桃种杏今满川。

亦乐园将独乐园,两园谁窄复谁宽。


似闻闾里溪深处,下有蛟龙水底蟠。


黄帽已捐苍玉佩,朱颜不借紫金丹。

非侠非狂非逸民,读书谋国不谋身。


一封北阙三千牍,再活西州六万人。


雨露晚从天上落,芝兰亲见掌中新。

兰玉初攀桂,朱银降自天。


堂中有一老,物外百三年。


紫诰行充栋,霜毛尽满颠。

一旦高辞将相权,身名从此庆双全。


人夸迹已风尘外,谁道心游日月边。


未许前贤专晚节,更将馀事发春妍。

一气无私物自弃,放臣偏荷主恩宽。


方惭妄窃老夫号,讵敢重簪博士冠。


身退未妨闲养病,年丰何幸且偷安。

精祷由来未浃辰,如何嘉澍便遄臻。


诚通幽隐如无间,喜动龙天信有因。


适叹惔焚千亩尽,忽惊滂润一时均。

适亲德范仰循循,遽喜名章肆笔成。


剩说台高今胜昔,极知星聚暗还明。


当家翰藻争春丽,上客词源彻底清。

望断钧天白玉都,石田茅屋讵应无。


况蒙一字荣褒衮,便觉千峰胜画图。


旧弼诗情高绿野,狂奴心事只风雩。

归来寂莫卧漳滨,梦想威容阻再亲。


绿野遥闻花欲语,赤书还喜雁来宾。


闲中有句人争诵,妙处无心物自春。

地兼梁益盛中权,自昔畴咨出万全。


定喜封章来活国,故烦伏轼去筹边。


军民传诏欢声溢,妇女迎门巧笑妍。

公子威名动海滨,四年相与愧情亲。


忽闻黄钺分全蜀,更祝彤庭列九宾。


执手便惊成契阔,赠言还喜和阳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