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看月复听琴,移舟出树阴。


夜村机杼急,秋水芰荷深。


石静龟潜上,萍开果暗沈。

行尘不是昔时尘,谩向朱门忆侍臣。


一榻已无开眼处,九泉应有爱才人。


文馀吐凤他年诏,树想栖鸾旧日春。

海槎闲暇阆风轻,不是安流不肯行。


鸡省露浓汤饼熟,凤池烟暖诏书成。


渔筹已合光儒梦,尧印何妨且治兵。

梁王握豹韬,雪里见枚皋。


上客趋丹陛,游人叹二毛。


门闲知待诏,星动想濡毫。

白发江湖暗,青灯几席凉。


病身几千百,佳节又重阳。


命也吾何奈,天乎孰可量。

尺书来讯汴堤秋,叹息滔滔注六州。


鸿雁哀声流野外,鱼龙骄舞到城头。


谁输决塞宣房费,况值军储仰屋愁。

一舸浮江木叶秋,传闻飞鹊过扬州。

自羞东嶂难为役,漫笑西行不到头。

供奉更吟中道放,杜陵犹想及关愁。

蔼蔼凤凰宫,兰台玉署通。


夜霜凝树羽,朝日照相风。


官附三台贵,儒开百氏宗。

仙吏紫薇郎,奇花共玩芳。


攒星排绿蒂,照眼发红光。


暗妒翻阶药,遥连直署香。

昼漏传清唱,天恩禁旅秋。


雁亲承露掌,砧隔曝衣楼。


赐膳中人送,馀香侍女收。

年过五十到南宫,章句无名荷至公。


黄纸开呈相府后,朱衣引入谢班中。


诸曹纵许为仙侣,群吏多嫌是老翁。

鼓声初动未闻鸡,羸马街中踏冻泥。


烛暗有时冲石柱,雪深无处认沙堤。


常参班里人犹少,待漏房前月欲西。

早知内诏过先辈,蹭蹬江南百事疏。


湓浦成中为上佐,炉峰寺后著幽居。


偏依仙法多求药,长共僧游不读书。

又见帝城里,东风天气和。


官闲人事少,年长道情多。


紫掖发章句,青闱更咏歌。

蔼蔼紫薇直,秋意深无穷。

滴沥仙阁漏,肃穆禁池风。

竹月泛凉影,萱露澹幽丛。

曲江冰欲尽,风日已恬和。


柳色看犹浅,泉声觉渐多。


紫蒲生湿岸,青鸭戏新波。

萍翻蓬自卷,不共本心期。


复入重城里,频看百草滋。


水流归思远,花发长年悲。

上界官府多文书,我臞犹比山泽儒。


闲忙态异亡羊等,一月不见霜侵须。


虽无京兆白花沥,还有太官青玉壶。

兰台仙史,好在多情否。
不寄一行书,过西风、飞鸿去后。
功名心事,千载与君同,只狂饮,只狂吟,绿鬓殊非旧。

大尹孤标琢昆玉,舍人骨相飞食肉。


弊裘羸马愧我寒,唤饮东斋散肤粟。


少时独识孔文举,不交馀子平生足。

霜雪埋百花,及时斗春阳。


城南有高士,买屋入花藏。


经时不出门,为花日日忙。

东望淮海间,恨无鸿鹄羽。


鸿鹄日已飞,风雪岁将暮。


忆听谈老庄,达生无恐惧。

主人凤皇池,二客天禄阁。


共来东轩饮,高轮杂谈谑。


南笼养白鹇,北笼养孔雀。

我谓蓬瀛客,清切不畏炎。


及观秋兴篇,无远此穷阎。


乃知天地大,节候无爱嫌。

莫问春风有后先,但逢佳处去扬鞭。


桃花洞远迷应久,杏树坛荒迹自传。


放与晓寒能几许,即看芳意不多偏。

浅绽燕脂紫蜡芳,深斟吴酎白琼觞。


凤池人忆去年艳,雉省客无今日狂。


仿佛物华先上苑,依俙歌吹下昭阳。

一百五日风雨急,斜飘细湿春郊衣。


梨花半残意思少,客子渐老寻游非。


戢戢车徒九门盛,寥寥烟火万家微。

洞庭朱橘未弄色,襄水锦橙已变黄。


玉臼捣齑怜鲙美,金盘按酒助杯香。


虽生南土名犹重,未信中州客厌尝。

赖得春巢燕未归,高檐终日雨衰衰。


细笼芳草踏青后,欲打梨花寒食时。


美景已嗟空过尽,名园犹许误相随。

西垣阁老号文雄,辞体能兼两汉风。


绛帐旧生虽授学,灞陵归将已无功。


校文岂论居三上,赋分由来本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