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径森然四座凉,残阴馀韵去何长。


人怜直节生来瘦,自许高材老更刚。


会与蒿藜同雨露,终随松柏到冰霜。

一尊聊有天涯忆,百感翻然醉里眠。


酒醒灯前犹是客,梦回江北已经年。


佳时流落真何得,胜事蹉跎只可怜。

槛折檐倾野水傍,台城佳气已消亡。


难披榛莽寻千古,独倚青冥望八荒。


坐觉尘沙昏远眼,忽看风雨破骄阳。

归计何时就一廛,寒城回首意茫然。


野林细错黄金日,溪岸宽围碧玉天。


飞兔已闻追騕袅,太阿犹恨失龙泉。

还装欲尽喜舟轻,更喜嘉宾伴此行。


野饮不忘鱼可钓,旅羹何惜雁能鸣。


西山壮马先归牧,南穴残枭欲就烹。
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
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
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

侧足呻吟地,连甍瘴疟秋。


穷乡医自绌,小市药难求。


肝胆疑俱破,筋骸漫独瘳。

零落残魂倍黯然,双垂别泪越江边。


一身去国六千里,万死投荒十二年。


桂岭瘴来云似墨,洞庭春尽水如天。

时雨真成大有年,斯民沟壑救将然。


麦根肥润桑叶大,春垄未锄蚕未眠。


奔走风雨连晓色,起寻佳句写由拳。

高秋摇落四十五,清都早霜凋桂丛。


纤尘不隔四维净,寒光独照万象中。


少年气与节物竞,诗豪酒圣难争锋。

百舌解啼泥滑滑,忽成风雨落花天。


城南一段春如锦,唤取诗人到酒边。

雨馀禽语催天晓,月上梨花放夜阑。


莫听游人待妍暖,十分倾酒对春寒。

昨日山有信,只今耕种时。


遥传杜陵叟,怪我还山迟。


独向潭上酌,无人林下棋。

半年江上怆离襟,把得新诗喜又吟。


多病似逢秦氏药,久贫如得顾家金。


云烟但有穿杨志,尘土多无作吏心。

每吟富贵他人合,不觉汍澜又湿衣。


万里日边乡树远,何年何路得同归。

鄱阳寄家处,自别掩柴扉。


故里人何在,沧波孤客稀。


湖山春草遍,云木夕阳微。

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,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,甚喜。
而今而后,堪为农夫以没世矣!要须制碓制磨,制筛罗簸箕,制大小扫帚,制升斗斛。
家中妇女,率诸婢妾,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,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。

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,最是不济事。


眼中了了,心下匆匆,方寸无多,往来应接不暇,如看场中美色,一眼即过,与我何与也?千古过目成诵,孰有如孔子者乎?读《易》至韦编三绝,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,微言精义,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而不知其所穷。
虽生知安行之圣,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。

谁言旧居止,主人忽成客。


僮仆强与言,相惧终脉脉。


出亦何所求,入亦何所索。

长风吹月来,影碎竹间牖。


良宵坐窘束,愧我尘外友。


平生烟霞兴,硉兀上南斗。

江潭共为客,洲浦独迷津。


思积芳庭树,心断白眉人。


同衾成楚越,别岛类胡秦。

密雪来催诗,似怪子不作。


蔽天白漫漫,谁辨鹭与鹤。


坐令天回笑,未受风作恶。

几度归程入梦间,秋鸿社燕两为难。


西湖半夜风雨急,交泗一床心胆寒。


落第我为中酒味,圜桥子亟洗儒酸。

吾家此弟有何知,多愧君开道业基。


不觉裹头成大汉,昨来竹马作童儿。


还缘世遇兵戈闹,只恐身修礼乐迟。

吾今别汝汝听言,去住人情足可安。


百口度荒均食易,数年经乱保家难。


莫愁寒族无人荐,但愿春官把卷看。

兄弟将知大自强,乱时同葺读书堂。

岩泉遇雨多还闹,溪竹唯风少即凉。

藉草醉吟花片落,傍山闲步药苗香。

世乱信难通,乡心日万重。


弟兄皆向善,天地合相容。


大野阴云重,连城杀气浓。

我受羁栖惯,客情方细知。


好看前路事,不比在家时。


勉汝言须记,闻人善即师。

求名日苦辛,日望日荣亲。


落叶山中路,秋霖马上人。


晨昏知汝道,诗酒卫吾身。

孟夏景苦长,与子舟中饮。


酒行三四巡,病呕聊就寝。


仲氏又发霍,洞下忽焉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