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海渺云涛,浮家得养高。


方床展蕲簟,短褐束郿绦。


酒里亦何好,人间聊可逃。

沙路时晴雨,渔舟日往来。


村村皆画本,处处有诗材。


炊黍孤烟晚,呼牛一笛哀。

路入芙蕖浦,家依䆉稏村。


急滩双鹭立,平野万鸦翻。


市散人争渡,僧归寺掩门。

老作孤舟客,秋涛涨小江。


林昏见飞燐,村近有惊尨。


天阔三更月,篷低一尺窗。

小艇下沧浪,吴歌特地长。


斜分半舱月,满载一篷霜。


香甑炊菰白,醇醪点蟹黄。

湖水绿可爱,弄桡冲夕霏。


林昏渔火壮,山转寺钟微。


老叹世情恶,穷知心事违。

五月未剧暑,暮从城市还。


断虹低饮涧,落日远衔山。


蟹舍丛芦外,菱舟薄霭间。

斜阳发东郭,初夜转西城。


寺阁疏钟动,渔村远火明。


苍茫林霭灭,扑漉水禽惊。

断岸饮觳觫,清波跳噞喁。


红桥未斜日,白塔已昏钟。


诗律与年迈,客愁如酒浓。

风露浩无际,星河淡欲倾。


遥知并船客,闻我咏诗声。


水鸟横江去,渔舟背月行。

船掠湖堤不入城,葛巾羽扇试春行。


女墙迤逦横轻霭,佛阁峥嵘倚晚晴。


树冒藤花堆故绣,风吹莺语送新声。

东北归川决决流,泛艎青渚暂夷犹。


遥登灞岸空回首,不见长安但举头。


挥手嵇琴空堕睫,开樽鲁酒不忘忧。

东南天阔漾归流,西北云高断寸眸。


明月随人来远浦,青山答鼓送行舟。


归心逐梦成鱼鸟,夜汉看星识斗牛。

楚越千万山,雄奇此山兼。


盘根虽巨壮,其末乃修纤。


去县尚百里,侧身勇前瞻。

谁谓九华远,吾身未尝詹。


唱篇每起予,予口安能钳。


忆在秋浦北,空江上新蟾。

扁舟畏朝热,望夜倚桅樯。


日共火云退,风兼水气凉。


未秋轻病骨,微曙浣愁肠。

冉冉木叶下,萧萧山水秋。


浮云带田野,落日抱汀洲。


归卧无与语,出门何所求。

潮落江平未有风,扁舟共济与君同。


时时引领望天末,何处青山是越中。

八月观潮罢,三江越海浔。


回瞻魏阙路,空复子牟心。

挂席东南望,青山水国遥。


舳舻争利涉,来往接风潮。


问我今何去,天台访石桥。

珠彩耀前川,归来一扣舷。


微风不起浪,明月自随船。

前日解侯印,泛舟归山东。


平旦发犍为,逍遥信回风。


七月江水大,沧波涨秋空。

渡口欲黄昏,归人争渡喧。


近钟清野寺,远火点江村。


见雁思乡信,闻猿积泪痕。

泸水南州远,巴山北客稀。


岭云撩乱起,溪鹭等闲飞。


镜里愁衰鬓,舟中换旅衣。

梦里招招画舫催,鸳湖鸳翼若为开。


此时对月虚琴水,何处看云过钓台。


惜别已同莺久驻,衔书应有燕重来。

霜风吹船著淮阴,淮山高高淮水深。


津亭饮散浪如屋,篷窗晓起雪满林。


两袖拂空捎舞片,数点落几撩孤吟。

新暑酒不宜,作热妨夜睡。


不如看人饮,亦自有醉意。


彼饮吾为咽,所美过于味。

江流一直还一曲,淮山一起还一伏。


江流不肯放人行,淮山只管留人宿。


老夫一出缘秋凉,半涂秋热难禁当。

金陵城中无纤鳞,一鱼往往重六钧。


脊梁专车尾梢云,肉如大武千秋筋。


小港阻风泊乌舫,舫前渔艇晨收网。

乌银玉质金石声,见火忽学爆竹鸣。


腷腷膊膊久不停,白日坐上飞繁星。


不知何怒泄不平,不知何喜唧唧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