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䰒松睡起揽诗编,信手翻来诵数篇。


忽有篙声仍绝叫,隔篷知是上滩船。

深村可笑是居民,生长深山野水滨。


总出篱东携稚子,走来岸上看官人。

五日银丝织一笼,金乌捉取送笼中。


知谁放在扶桑树,祗怪满溪烟浪红。

孤塔分明是故人,一回一见一情亲。


朝来走上山头望,报道兰溪酒恰新。

莫问兰溪双只牌,青羊已见玉崔嵬。


去年辞了横山塔,不谓今年却再来。

碧酒时倾一两杯,船门才闭又还开。


好山万皱无人见,都被斜阳拈出来。

夹江百里没人家,最苦江流曲更斜。


岭草已青今岁叶,岸芦犹白去年花。

南康名酒有残樽,急唤荷杯作好春。


紫幕能排北风冷,夕阳偏惜半船温。

远山相别忽相寻,水到黄田渐欲深。


见说前头山更好,且留好句未须吟。

此去苏州半日期,归心长是觉船迟。


一村树暗知何处,两岸草青无了时。

雨罢风回花柳晴,忽然数点打窗声。


游蜂误入船窗里,飞去飞来总是情。

常州尽处是望亭,已离常州第四程。


柳线绊船知不住,却教飞絮送侬行。

人家两岸柳阴边,出得门来便入船。


不是全无最佳处,何窗何户不清妍。

风头才北忽成南,转眼黄田到谢潭。


仿佛一峰船外影,褰帷急看紫巉岩。

此日淮堧号北边,旧时南服纪淮堧。


平芜尽处浑无壁,远树梢头便是天。


今古战场谁胜负,华夷险要岂山川。

驾雨颠风过即虚,杀风急雨有还无。


云山奔走无停住,岸树欹斜不要扶。


船底石声知浅水,沙头笠影倦牵夫。

淮上云垂岸,江中浪拍天。


顺风那敢望,下水更劳牵。


芦荻偏留缆,渔罾最碍船。

熟水无多吃,烹茶未要来。


从教十分渴,连扫两三杯。


岸树背船走,江波闪日开。

后面山无数,南头柳更多。


人家逼江岸,屋柱入沧波。


老去频经此,重来更几何。

近县人人喜,来船岸岸移。


偶因小泊处,恰是早餐时。


唤仆答相乱,看山寒不知。

潇洒桐庐县,寒江缭一湾。


朱楼隔绿柳,白塔映青山。


稚子排窗出,舟人买菜还。

恰则油窗雨点声,霎时花屿日华明。


不须覆手仍翻手,可杀春云没十成。

帆饱秣陵烟。
回首依然。
红墙西去小长干。

严公钓濑不容看,犹喜桐君有故山。


多病未须寻药录,从今学取衲僧闲。

扁舟匆草出山来,惭愧严公旧钓台。


舟子未应知此恨,梦中飞楫定谁催。

献酬不用辞升斗,曲直何劳问尺寻。


要路风波无限恶,谪居情味最能深。


交从锦水初无间,邻卜共山已有心。

局冷曾非簿领迷,幽居浑似未官时。


忽闻客至惊还喜,出见泥深笑不知。


谋拙未能忧岁计,身闲聊可饱晨炊。

青山滚滚如奔涛,铁船何处来停桡?人间刳木宁有此?疑是仙人之所操。


仙人一去已千载,山头日日长风号。
船头出土尚仿佛,后冈有石云船稍。

我身如孤云,随风堕湖边。


墙东木阴好,初识避世贤。


从来有名士,不用无名钱。

横截西山一叶轻,晓奁初发镜中行。


异时常作玻璃观,却恐丹青画不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