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溪上草堂盈十寻,疏杨密竹各成阴。


绿烟绕舍桑畦静,白水当门稻遂深。


过雨忽翻金碧影,凉蜩乱发管弦音。

细草垂杨村巷幽,白沙素石引溪流。
青苔矶上有扁舟。


门外好山开罨画,屋头新月学帘钩。

即事在自得,彊歌非正音。


所以春草句,声价重兼金。


若人千载下,遗响邈难寻。

杳杳诸天路,苍苍大涤山。


景舆留不得,毛节去应闲。


相府旧知己,教门新启关。

常时忆讨论,历历事犹存。


酒向馀杭尽,云从大涤昏。


往来无道侣,归去有台恩。

先生诀行日,曾奉数行书。


意密寻难会,情深恨有馀。


石桥春暖后,句漏药成初。

四年身不到吾庐,底处仍堪话左符。


闭阁漫怜公事少,投簪敢说宦情无。


军声早已吞穷寨,使指何时返旧都。

密覆荒茅已数重,中开别户更相容。


苦无公事妨人乐,多有清闲借客慵。


南浦潮平分剩水,北山路近得青松。

官舍如何有草堂,野人熟处是难忘。


池开月映千山迥,槛静风生六月凉。


幽径也从穿别圃,小舟还似过横塘。

我居在城府,再至俄二年。


岂无山水心,可奈簿领缠。


今晨偶乘兴,适此宾从贤。

春水满池塘,春光入草堂。


黄茅初盖顶,紫燕欲窥梁。


卉木见真趣,图书森古香。

淑气催花萼,春风入酒樽。


日长帘幂寂,人静鸟声喧。


拂座清松影,侵阶碧藓痕。

仙境闲寻采药翁,草堂留话一宵同。


若看山下云深处,直是人间路不通。


泉领藕花来洞口,月将松影过溪东。

吾鹤尤驯扰,俄如引避然。


何曾厌茅舍,多是为茶烟。


活计穷桑苎,枯肠老玉川。

忽有尺书来委巷,断无半颗奉权门。


且为锦荔支联句,不记金莲烛代言。


颇羡彩毫摛老作,未应丹实减初元。

细路萦纡入野田,遥瞻竹树已欣然。


青苔地滑跌卢老,苍耳林深迷谪仙。


不羡玉堂在天上,径须茅屋占云边。

素隐非君子志,独乐岂贤者心。


邀陶陆投莲社,放山王入竹林。

虽无百官宗庙,薄有先人田庐。


子云饭疏饮水,通也弹琴著书。

珠玉嫌轻炫,深藏意自佳。


不归胡贾手,却入褐夫怀。


宽博宁儒戏,从容与道偕。

松柏无姿媚,平时未易看。


要知渠特操,直待岁隆寒。


塞草枯先白,江枫冷变丹。

植物惟松柏,苍苍贯四时。


岁虽寒不改,人到老方知。


风籁龙吟冷,冰枝鹤立危。

胜负无常数,先观曲直知。


隐然壮吾国,孰敢敌王师。


致讨皆声罪,徂征必有辞。

性癖多幽事,尤于爱月偏。


远从天际待,迟至夜深眠。


方恨冰轮缺,俄欣玉镜圆。

清早披衣起,春深好事家。


非干眠警枕,自是惜名花。


培溉疏泉脉,攀翻带露葩。

古寺何年废,松门月似冰。


间然孰为主,敲者只归僧。


地僻禅扃寂,天高兔魄升。

一砚常摩拊,宁容点涴痕。


洗教残墨去,乞与小鱼吞。


岩石微尘浣,洼泉寸鬣翻。

触热慵休息,谁知志士心。


既名为恶木,不可就繁阴。


炎赫当三伏,轮囷欲百寻。

饮啄于身切,宜无决择然。


岂其阳忍渴,嫌以盗名泉。


北泽行犹至,东陵恶莫湔。

肃在于方寸,高高已嘿知。


端能令雨若,焉敢诿天时。


此念渊冰凛,其机影响随。

偶弄闲花久,春浓晚露晞。


是谁设香供,终日满人衣。


戏把繁枝玩,常愁一片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