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箕踞狂歌老瓦盆,燎毛燔肉似羌浑。


传呼草市来携客,洒扫渔矶共置樽。


山下黄童争看舞,江干白骨已衔恩。

象服盛簪珥,岂是邢夫人。


敝衣破冠履,可怜范叔贫。


君看崔员外,晚就观国宾。

仕宦常畏人,退居还喜客。


君来辄馆我,未觉鸡黍窄。


东坡有奇事,已种十亩麦。

送君四十里,只使一帆风。


江边千树柳,落我酒杯中。


此行非远别,此乐固无穷。

闻君开龟轩,东槛俯乔木。


人言君畏事,欲作龟头缩。


我知君不然,朝饭仰旸谷。

兔园旧赏,怅遗踪、飞鸟千山都绝。


缟带银杯江上路,惟有南枝香别。


万事新奇,青山一夜,对我头先白。

元戎小队出郊坰,问柳寻花到野亭。


川合东西瞻使节,地分南北任流萍。


扁舟不独如张翰,白帽还应似管宁。

圃畦新雨润,愧子废锄来。


竹杖交头拄,柴扉隔径开。


欲栖群鸟乱,未去小童催。

晚景孤村僻,行军数骑来。


交新徒有喜,礼厚愧无才。


赏静怜云竹,忘归步月台。

引棹寻池岸,移尊就菊丛。


何言济川后,相访钓船中。


白首故情在,青云往事空。

紫袍朝士白髯翁,与俗乖疏与道通。


官秩三回分洛下,交游一半在僧中。


臭帤世界终须出,香火因缘久愿同。

轩盖光照地,行人为裴回。


呼传君子出,乃是故人来。


访我入穷巷,引君登小台。

晚起春寒慵裹头,客来池上偶同游。


东台御史多提举,莫按金章系布裘。

公门暇日少,穷巷故人稀。


偶值乘篮舆,非关避白衣。


不知炊黍谷,谁解扫荆扉。

纱帽乌皮几,闲居懒赋诗。


门看五柳识,年算六身知。


灵寿君王赐,雕胡弟子炊。

嗟予未丧,哀此孤生。


屏居蓝田,薄地躬耕。


岁晏输税,以奉粢盛。

松菊荒三径,图书共五车。


烹葵邀上客,看竹到贫家。


鹊乳先春草,莺啼过落花。

促织鸣已急,轻衣行向重。


寒灯坐高馆,秋雨闻疏钟。


白法调狂象,玄言问老龙。

偶向人间脱骇机,玉池中夜自生肥。


据鞍马援虽堪笑,强饭廉颇亦未非。


道貌安能希睟盎,世缘但可付猗违。

寒无毡坐甑生尘,此老年来乃尔贫。


两颊如丹君会否,胸中原自有阳春。

数树山花草舍东,想公系马落残红。


那知老子耶溪上,正泛朝南暮北风。

地僻元无俗客来,蓬门只欲为君开。


山横翠黛供诗本,麦卷黄云足酒材。

蜀语初闻喜复惊,依然如有故乡情。


绛罗饼餤玻璃酒,何日蟆颐伴我行。

永日安耕钓,馀年迫耄期。


研朱点周易,饮酒和陶诗。


带箭归飞鹤,支床不瞑龟。

鬓毛俱白尽,事不补秋毫。


去死今无几,归耕何足高。


已如陶止酒,徒劝屈餔糟。

老大惜时节,少年轻别离。


我歌君当和,我酌君勿辞。


艳艳庭下菊,与君吟绕之。

不作流水声,行将二十年。
吾生少贱足忧患,忆昔有罪初南迁。


飞帆洞庭入白浪,堕泪三峡听流泉。

君子忽我顾,贫家复何有。


虚堂来清风,佳果荐浊酒。


简编记遗逸,论议相可否。

扬州从事夜相寻,无限新诗月下吟。

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。

语馀时举一杯酒,坐久方闻四处砧。

渐入有年数,喜逢新岁来。


震方天籁动,寅位帝车回。


门巷扫残雪,林园惊早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