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映日圆光万颗馀,如观宝藏隔虾须。


夜愁风起飘星去,晓喜天晴缀露珠。


宫女拣枝模锦绣,论师持味比醍醐。

袁州司法多兼局,日暮归来印几窠。


诗罢春风荣草木,书成快剑斩蛟鼍。


遥知吏隐清如此,应问卿曹果是何。

斗州只解寄鹅毛,鼎肉何曾馈百牢。


驱使木奴供露颗,催科郭索献霜螯。


乡封万户只名醉,天作一丘都是糟。

客里岁云暮,我心殊未平。


悠悠惜往日,郁郁怀平生。


况复久阴雨,喜兹霜晓明。

一身千里伴征鸿,北去南来羁旅中。


珍重故人相认得,新诗重举旧家风。

别来几度见归鸿,岁月悠悠一梦中。


莫道相望湖海阔,争知千里不同风。

拈椎竖拂事非真,用力端须日日新。


只么虚空打筋斗,思君辜负百年身。

穿林踏雪觅钟声,景物逢迎步步新。


随处留情随处乐,未妨聊作苦吟人。

大阮归来客满堂,更移芳席近回塘。


共怜的皪水花净,并倚离披风盖凉。


银笔看题青玉案,佳人怅望碧云乡。

何处元宵好,山房入定僧。


往来衣上月,明暗佛前灯。


实际徒劳说,空华讵可凭。

新诗通造化,催出火轮来。


云物低南极,江山接汉台。


心期千古迥,怀抱一生开。

白沙一百八渡,青城三十六峰。


樽酒此时相忆,烟霞何日重逢。

朝论国计暮论兵,馀力犹随凤藻生。


语继盘盂抛俗格,气兼河岳带商声。


闲寻绮思千花丽,静想高吟六义清。

良宵明月为谁好,记得初来正合夜。


城头火客喏不断,花上鹊栖惊欲下。


更深未觉单衣怯,风细只疑清露泻。

老鹤志千里,候虫戒三秋。


此理定如何,宛在水中洲。


我师南荣去,生从知北游。

增筑贵坚厚,抨绳避攲侧。


朝灌暮复压,深虞枯易得。


劲节既能主,百蠹遂为客。

古人偏爱竹,种不虚一席。


相将共忘年,敢惮培且植。


君家占何方,容易来秀色。

别子又春杪,幽怀谁与欢。


返复事远途,缭绕如理绵。


家山虽入眼,尚疑隔晨烟。

老来不惯离家久,独卧一庵今八夜。


抵搔十爪垢已满,降伏千魔心未下。


荧荧病眼日更昏,皎皎孤怀谁与泻。

反衣狐裘矜绿里,月落宵行易沦委。


崎岖身世等秋蓬,皎皎吾心淡如水。


青云有路谁引目,肯学荒疏辍洗髓。

故国悲凉古木奇,势分庭下蔚相差。


霜根半露出林虎,昼影全舒破贼旗。


宝界曾回铺地色,节旄还映插云枝。

珠明玉润尽惊人,不称寒门不称贫。


若向吾唐作双瑞,便同祥凤与祥麟。

结习徐看荡劫灰,天花从自落空阶。


似闻满室唯澄水,投砾何因出定来。

馀水之于越之鄙,筑基相对琵琶尾。


琵琶日日有秋声,雁过洞庭风入苇。


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锋碧耳耳。

越橘如金丸,烂然已盈箧。


谁传岭外信,尚带霜前叶。


莫嫌道路远,得与樽俎接。

西云沉日脚,命仆驾我车。


我车已在庭,有客方诣庐。


谈笑不觉夕,鸡黍且烦渠。

古城踏成谷,不见人马踪。


古人岂不行,旧迹岂不重。


从何求故步,往返自憧憧。

同门才藻说时流,吟卷江南放出头。


别有一身兼二仲,老吾谈艺欲尊周。

正声今遁矣,古道此焉存。


商缓知臣僭,风薰见帝尊。


雄豪尚馀勇,淡泊忽忘言。

逍遥心地得关关,偶被功名涴我闲。


有寿亦将归象外,无诗兼不恋人间。


何穷默识轻洪范,未丧斯文胜大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