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孤塔鸥边迥,千岩镜里看。


折花倩人插,摘叶护窗寒。


不是无相识,相从却是难。

吾州五马住闽山,分我三山荔子丹。


甘露落来鸡子大,晓风冻作水晶团。


西川红锦无此色,南海绿罗犹带酸。

捧檄亲庭归帽斜,肯临破屋玉川家。


小留诗客三杯酒,试看山园几处花。


君到东湖与南浦,时当芍药替金沙。

天公极意办元宵,顷刻挼云作雪飘。


茂苑长洲花剪玉,苏台香径砌成瑶。


千灯剩喜开红药,两鬓还惊插素标。

主宾呼酒卷沧溟,我亦何人与德星。


高阁连云压潮白,前山倒影入杯青。


细哦秀句清无底,匹似疏梅寒更馨。

年年春信遣人疑,赚出诗人枉觅诗。


着意探梅偏不发,月斜偶见一横枝。

奔趋名利场,祸福急相绞。


夜窗一反侧,肤垢纷两爪。


岂知亲朋集,晚食聊一饱。

入伏节气变,翛然如九秋。


墙上有短树,庭下风飕飕。


风来吹我衣,虻蚋各已收。

笑看收云卷雨忙,沉沉宫树纳空光。


夜长来伴玉堂宿,天近似闻丹桂香。


鳷鹊楼栏浮瑞气,凤凰城阙带新凉。

店舍烟火寒,尘沙亭堠远。


嫣红糁芸绿,春事亦已晚。


年芳去踆踆,江水来衮衮。

二年尘土堆中坐,一到南楼眼暂开。


风静江平留不得,待教黄鹄送诗来。

短篷掀舞不得寐,忽枉新诗手自开。


主人留客不作意,更送一江风雨来。

忆曾总领道山仙,自挽狂澜制百川。


廷策万言功盖世,台评三上力回天。


楚东剩喜诗邮速,天北催颁诏墨鲜。

一卧三四旬,数书惟独君。


愿为出海月,不作归山云。


身上衣频寄,瓯中物亦分。

半山老人笔如椽,落笔直欲拿云烟。


东亭右军不复见,龙跳虎卧谁争先。


姑溪六月汗流水,邂逅清风顿如洗。

南方今见雪,北客定思家。


任冻不欺酒,竞春先着花。


楼高休厌上,山近未应遮。

江南二月草青青,送子归时已满汀。


谁信而今有忠义,只知七日哭秦庭。

愧无相如才,偶病相如渴。


潩水有丈人,薏苡分丛茇。


为饮可扶衰,馀生幸且活。

方闻病下利,曾不药物止。


区区溷匽间,其往宁得已。


每为青蝇喧,似与紫姑喜。

欲居江上山,试与问京岘。


尝观鲍家诗,心慕已不浅。


行当卜结庐,依农事清亩。

昔与伯氏吟,青铜照人发。


今又读君诗,寒冰彻人骨。


时时探古趣,往往到月窟。

昨夜讴吟泻春酒,今朝波浪下黄河。


主人不暇匆匆别,为倩流莺寄语过。

折却毛鱼一品资,吴郎声屈向吾诗。


若论鲚子无从著,冤气冲喉未可知。

绿橘似甘来太学,大梨如水出咸阳。


莫将多少为轻重,试擘霜包几瓣香。

子鱼一尾不曾有,又诺毗陵苍鼠毫。


细粒吴粳谁下咽,尖头越管底能操。

国脉微如缕。
问长缨、何时入手,缚将戎主。
未必人间无好汉,谁与宽些尺度。

犹记摛毫侍玉除,溪傍□□□□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久,白首冯唐顾问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无书。

曾客嫖姚与伏波,惯骑生马拥雕戈。


金台有命终须筑,铁砚无功亦且磨。


见说帛书来汝洛,又传毡帐迫淮河。

□□下饰墨尤新,以史名官不治民。


后死漫为诸老殿,粗完深愧两翁贫。


譬牛山木全高寿,让马塍花斗早春。

诸公衮衮几番新,留得淳熙一老民。


就枕惊回鸡搅睡,委巢飞去燕欺贫。


贪生尚惜桑榆景,排闷全凭曲米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