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破晓开船船正行,忽然头上片云生。


秋江得雨茶鼎沸,怒点打篷荷叶鸣。


远听滩喧心欲碎,近看浪战眼初明。

略略烟痕草许低,初初雨影伞先知。


溪回谷转愁无路,忽有梅花一两枝。

信脚那知远,虽劳亦快哉。


如何寒食近,无数野花开。


碧草望中去,黑云头上来。

昨日秋遂分,村村敛禾黍。


半夜宿田人,相呼深陂雨。


骎骎马上客,厌浥投何所。

一笑登临晚,江流接太虚。


自惭云出岫,争讶雨随车。


慷慨十围柳,周回千里鱼。

登高创危构,林表见川流。


微雨飒已至,萧条川气秋。


下寻密竹尽,忽旷沙际游。

县城苍翠里,客路两崖开。

硖石云漠漠,东风吹雨来。

吾兄此为吏,薄宦知无媒。

【其一】


万里惊飙朔气深,江城萧索昼阴阴。


谁怜不得登山去,可惜寒芳色似金。


【其二】


茱萸秋节佳期阻,金菊寒花满院香。

华亭高处接诸天,松柏阴森滴笕泉。


玄默拟寻方外侣,清狂仍共饮中仙。


茅容避雨山边店,宗悫乘风海上船。

峡行水落惟忧雨,通昔淋浪怨行旅。


千山万山生白烟,阳台那得云如许。


笺词腾告翠帷仙,丐我一晴翻手间。

穷乡谁与话悲酸,驻马看云强自宽。


酒力无端妨宿病,诗情不浅任尘官。


虎狼地僻炊烟晚,风雨天低夏木寒。

雨后蟆颐山色开,玻瓈江清已可杯。


绿荷红芰香四合,又入芙蓉城里来。

离合纷纷怕远游,远游仍怕赋登楼。


何须一望三千里,望尽西州转更愁。

送客多情难语离,仆夫无情车载脂。


平生飘泊知何限,少似新津风雨时。

刮地风来健葛衣,一凉便觉暑光低。


云头龙挂如垂箸,雨在中峰白塔西。

暖风吹雨浥轻尘,满地飞花断送春。


莫上高楼凝望眼,天涯芳草正愁人。

阴云霭霭草萋萋,晚过东湖雨湿衣。


细柳含烟凝翠色,浮鸥戏水弄晴晖。


轻舟系缆斜依岸,钓子收纶欲下矶。

脱履坐明窗,偶至晴更适。


池上风忽来,斜雨满高壁。


深松含岁暮,幽鸟立昼寂。

一雨纵横亘二洲,浪淘天地入东流。


却余人物淘难尽,又挟风雷作远游。

雷响风仍急,人归鸟亦还。


乱云方至水,骤雨已喧山。


田鼠依林上,池鱼戏草间。

阴雷慢转野云长,骏马双嘶爱雨凉。


应念龙钟在泥滓,欲摧肝胆事王章。

溪雨细如雾,北风长夏寒。


污池不赴壑,井谷自成湍。


兰茝馨香尽,鱼龙世界宽。

漫喜晴天出北门,还愁急雨送黄昏。


山风度水喧林麓,野树翻云动石根。


宿麦巳随江草烂,新泉休共井泥浑。

一夜青山雨,平明黄浊喧。


乱流翻地轴,高响落云根。


铩羽投林鸟,啼饥抱树猿。

禅扉倚石梯,云湿雨凄凄。


草色分松径,泉声咽稻畦。


棹移滩鸟没,钟断岭猿啼。

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无暑气似秋间。


看看水没来时路,渐渐云藏望处山。


风趁鹭鸶双出苇,浪催渔父尽归湾。

月华星彩坐来收,嶽色江声暗结愁。


半夜灯前十年事,一时和雨到心头。

君乘瘦马来,骨竦毛何长。


下马与我语,满屋声琅琅。


一诵庐山高,万景不得藏。

急雨射瓦瓦欲裂,猛吹驱热热斗歇。


西北日脚云犹遮,东南树头虹未灭。


燕子健翅翩翩时,蜻蜓困立塘蒲折。

猛雨迫好鸟,止我屋室隅。


是时有刘薛,亦既此焉俱。


我厩秣尔马,我厨饭尔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