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日悲秋不到心,凤城歌管有新音。
风凋碧柳愁眉淡,露染黄花笑靥深。


初见雁,已闻砧,绮罗丛里胜登临。

手捻香笺忆小莲,欲将遗恨倩谁传。
归来独卧逍遥夜,梦里相逢酩酊天。


花易落,月难圆,只应花月似欢缘。

当日佳期鹊误传,至今犹作断肠仙。
桥成汉渚星波外,人在鸾歌凤舞前。


欢尽夜,别经年,别多欢少奈何天。

守得莲开结伴游,约开萍叶上兰舟。
来时浦口云随棹,采罢江边月满楼。


花不语,水空流,年年拚得为花愁。

十里楼台倚翠微,百花深处杜鹃啼。
殷勤自与行人语,不似流莺取次飞。


惊梦觉,弄晴时,声声只道不如归。

小令尊前见玉箫,银灯一曲太妖娆。
歌中醉倒谁能恨,唱罢归来酒未消。


春悄悄,夜迢迢,碧云天共楚宫遥。

绿橘梢头几点春,似留香蕊送行人。
明朝紫凤朝天路,十二重城五碧云。


歌渐咽,酒初醺,尽将红泪湿湘裙。

碧藕花开水殿凉,万年枝外转红阳。
升平歌管随天仗,祥瑞封章满御床。


金掌露,玉炉香,岁华方共圣恩长。

小玉楼中月上时,夜来惟许月华知。
重帘有意藏私语,双烛无端恼暗期。


伤别易,恨欢迟,归来何处验相思。

晓日迎长岁岁同,太平箫鼓间歌钟。
云高未有前村雪,梅小初开昨夜风。


罗幕翠,锦筵红,钗头罗胜写宜冬。

楚女腰肢越女腮,粉圆双蕊髻中开。
朱弦曲怨愁春尽,渌酒杯寒记夜来。


新掷果,旧分钗,冶游音信隔章台。

清颍尊前酒满衣,十年风月旧相知。
凭谁细话当时事,肠断山长水远时。


金凤阙,玉龙墀,看君来换锦袍时。

题破香笺小砑红,诗篇多寄旧相逢。
西楼酒面垂垂雪,南苑春衫细细风。


花不尽,柳无穷。

斗鸭池南夜不归,酒阑纨扇有新诗。
云随碧玉歌声转,雪绕红琼舞袖回。


今感旧,欲沾衣,可怜人似水东西。

梅蕊新妆桂叶眉,小莲风韵出瑶池。
云随绿水歌声转,雪绕红绡舞袖垂。


伤别易,恨欢迟,惜无红锦为裁诗。

列炬归来酒未醒,六街人静马蹄轻。
月中薄雾漫漫白,桥外渔灯点点青。


从醉里,忆平生。

阁道风飘五丈旗,层楼突兀与云齐。
空馀明月连钱列,不照红葩倒井披。


频摸索,且攀跻。

楼外秋千索尚悬,霜高素月慢流天。
倾残玉碗难成醉,滴尽铜壶不解眠。


人寂寂,夜厌厌。

绛蜡红梅竞作花,客中惊又度年华。
离离长柄垂天斗,隐隐轻雷隔巷车。


斟醁醑,和尖叉。

肥水东流无尽期,当初不合种相思。
梦中未比丹青见,暗里忽惊山鸟啼。


春未绿,鬓先丝,人间别久不成悲。

巷陌风光纵赏时,笼纱未出马先嘶。
白头居士无呵殿,只有乘肩小女随。


花满市,月侵衣,少年情事老来悲。

辇路珠帘两行垂,千枝银烛舞僛僛。
东风历历红楼下,谁识三生杜牧之。


欢正好,夜何其,明朝春过小桃枝。

京洛风流绝代人,因何风絮落溪津。
笼鞋浅出鸦头袜,知是凌波缥缈身。


红乍笑,绿长颦,与谁同度可怜春。

柏绿椒红事事新,隔篱灯影贺年人。
三茅钟动西窗晓,诗鬓无端又一春。

慵对客,缓开门,梅花闲伴老来身。

曾共君侯历聘来。
去年今日踏莓苔。
旌阳宅里疏疏磬。

忆昨天街预赏时,柳悭梅小未教知。
而今正是欢游夕,却怕春寒自掩扉。


帘寂寂,月低低,旧情惟有绛都词。

黄菊枝头生晓寒。
人生莫放酒杯干。
风前横笛斜吹雨,醉里簪花倒著冠。

汤泛冰瓷一坐春。
长松林下得灵根。
吉祥老子亲拈出,个个教成百岁人。

紫菊黄花风露寒。
平沙戏马雨新乾。
且看欲尽花经眼,休说弹冠与挂冠。

西塞山边白鹭飞。
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朝廷尚觅玄真子,何处如今更有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