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病眼乱灯火,细书数尘沙。


君诗如秋露,净我空中花。


古语多妙寄,可识不可夸。

大哉天宇内,植物知几族。


灵品独标奇,迥超凡草木。



名从姬旦始,渐播《桐君录》。

汝阳真天人,绢帽著红槿。
缠头三百万,不买一微哂。

共夸青山峰,曲尽花不陨。

山中举头望日边,长安不见空云烟。


归来长安望山上,时移事改应潸然。



管弦去尽宾客散,惟有马埒编金泉。

圣人与天通,有诏宽狱市。


好语夜喧街,湿云朝覆砌。



纷然退朝后,色映宫槐媚。

春山磔磔鸣春禽,此间不可无我吟。


路长漫漫傍江浦,此间不可无君语。


金鲫池边不见君,追君直过定山村。

兰亭茧纸入昭陵,世间遗迹犹龙腾。


颜公变法出新意,细筋入骨如秋鹰。


徐家父子亦秀绝,字外出力中藏棱。

人生识字忧患始,姓名粗记可以休。


何用草书夸神速,开卷惝恍令人愁。



我尝好之每自笑,君有此病何能瘳。

眼昏烛暗细行斜,考阅精强外已夸。


明日失杯君莫怪,早知安足不成蛇。

吏散庭空雀噪檐,闭门独宿夜厌厌。


似闻梨枣同时种,应与杉篁刻日添。


糟曲有神熏不醉,雪霜夸健巧相沾。

雨足谁言春麦短,城坚不怕秋涛卷。


日长惟有睡相宜,半脱纱巾落纨扇。


芳草不锄当户长,珍禽独下无人见。

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
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

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。

百亩清池傍郭斜,居人行乐路人夸。


自言官长如灵运,能使江山似永嘉。


纵饮座中遗白帢,幽寻尽处见桃花。

昔我先君子,仁孝行于家。


家有五亩园,么凤集桐花。


是时乌与鹊,巢鷇可俯拿。

萧萧南山松,黄叶陨劲风。


谁怜儿女花,散火冰雪中。


能传岁寒姿,古来惟丘翁。

我家铜剑如赤蛇,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。


君持我剑向何许,大明宫里玉佩鸣冲牙。



我得君砚亦安用,雪堂窗下《尔雅》笺虫虾。

琉璃百顷水仙家,风静湖平响钓车。


寂历疏松攲晚照,伶俜寒蝶抱秋花。


困眠不觉依蒲褐,归路相将踏桂华。

北方正气名祛邪,东郊西应归中华。


离南为室坎为家,先凝白雪生黄芽。


黄河流驾紫河车,水精池产红莲花。

西方真人谁所见?


衣被七宝从双狻。


当时修道颇辛苦,柳生两肘乌巢肩。



初如蒙蒙隐山玉,渐如濯濯出水莲。

旧闻老蚌生明珠,未省老兔生於菟。


老兔自谓月中物,不骑快马骑蟾蜍。


蟾蜍爬沙不肯行,坐令青衫垂白须。

云雨休排神女车,忠州老病畏人夸。


诗豪正值安仁在,空看河阳满县花。

楚人休笑沐猴冠,越俗徒夸翁子贤。


五百年间异人出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

一新柱石壮严闉,更值西风落帽辰。


不用游从夸燕子,直将气燄压波神。


山川尚绕当时国,城郭犹飘广陌尘。

策杖徐徐步此山,拨云寻径兴飘然。


凿开海眼知何代,种出菱花不计年。


烹茗僧夸瓯泛雪,炼丹人化骨成仙。

玉房金蕊,宜在玉人纤手里。


淡月朦胧,更有微微弄袖风。



温香熟美,醉幔云鬟垂两耳。

手种堂前桃李,无限绿阴青子。


帘外百舌儿,惊起五更春睡。


居士,居士,莫忘小桥流水。

琵琶绝艺,年纪都来才一二。


试抹幺弦,未解将心指下传。



主人嗔小,拟向樽前拚醉倒。

天台旧路,应恨刘郎来又去。


别酒频倾,忍听《阳关》第四声。



刘郎未老,怀恋仙乡重得到。

晓来风细,不会鹊声来报喜。
却羡寒梅,先觉春风一夜来。

香笺一纸,写尽回纹机上意。

春光亭下,流水如今何在也。


岁月如梭,白首相看拟奈何。



故人重见,世事年来千万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