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行似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
门外长溪容净足,山腰苦笋耿盘蔬。
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十年不向此凭栏,景象依然一望间。


龙蜃吐云天入水,楼台倒影日衔山。


僧于僻寺难为隐,人在扁舟未是闲。

浮金最好溪南景,古木楼台画不成。


天籁远兼流水韵,云璈常听步虚声。


青鸾白鹤蟠空下,翠草玄芝匝地生。

山阴不见换鹅经,京口空传《瘗鹤铭》。


潇洒谪仙来作郡,风流太守为开亭。


两篇玉蕊尘初涤,四体银钩迹尚青。

人日滞留江上村,定知芳草怨王孙。


题诗寄远方挥翰,扶杖登高独出门。


柳色忍看成感叹,花前归思自飞翻。

异味谁栽向海滨,亭亭直干乱枝分。


开花树杪翻青箨,结子苞中皱锦纹。


可疗饥怀香自吐,能消瘴疠暖如薰。

金沙泉涌雪涛香,洒作醍醐大地凉。


倒浸九天河影白,遥通百谷海声长。


僧来汲月归灵石,人到寻源宿上方。

高情闲处任君弹,幽梦来时与子眠。


彭泽漫知琴上趣,邯郸深得枕中仙。


试寻玉轸抛何处,闲唤香云在那边。

喜见西风吹麦秋,年年为逭老农忧。


沾涂手足经年种,荐载珠玑一倍收。


壮齿君能亲稼穑,异时我亦困耝耰。

消尽琼瑶云驭归,馀寒犹复助风威。


垂帘渐学秋霖滴,满地犹疑夜月辉。


冻壤相和开荜户,流澌半释拥苔矶。

吾皇有意缚单于,槌破铜山铸虎符。


骁将新除三十六,精兵共领五千都。


周王常德须攘狄,汉帝雄才亦尚儒。

泪滴秋风不为麟,虚名何用实之宾。


烝豚未害为纯孝,狸首何妨助故人。


好唤游湖缘路便,难邀入社为诗频。

松柏萧萧满故丘,知君怀抱尚悲秋。


算来九九无多日,唱著三三忆旧游。


皓月徘徊应许共,清诗妙绝不容酬。

谯门对耸压危坡,览胜无如此得多。


尽见西山遮岱岭,迥分东野隔新罗。


花时千圃堆红锦,雪昼双城叠白波。

楼上新诗二百篇,三吴处士最应贤。

非夷非惠真天隐,忘世忘身恐地仙。

散尽黄金犹好客,归来碧瓦自生烟。

教子通经古所贤,安贫守道节尤坚。


当熊遗烈传家世,投烛诸郎慰眼前。


不待金花书诰命,忽惊玉树掩新阡。

千年谁复继夷齐,凛凛霜筠此斗奇。


要识苍龙联蜺意,拟容丹凤宿凰枝。


扶持有伴雪应怕,裁剪无人风自吹。

立著巫娥多少时,安排云雨待清词。


酒酣鲁叟频相忆,曲罢周郎尚不知。


海鹞无踪飞过速,云龙有报发来迟。

张公高躅不可到,我欲挽肩才觉难。


事业已归前辈录,典刑留与后人看。


诗如琢雪清牙颊,身觐飞龙吐胆肝。

诗里将军已筑坛,后来裨将欲登难。


已惊老健苏梅在,更作风流王谢看。


○出定知书满腹,瘦生应为语雕肝。

炎歊六月北窗凉,更觉甘如饭稻粱。


宰我粪墙讥敢避,孝先经笥谑兼忘。


忧虞心谢知时雁,安稳身同挂角羊。

山林瘴雾老难堪,归去中原茶亦甘。


有命谁怜终反北,无心却笑亦巢南。


蛮音惯习疑伧语,脾病萦缠带岭岚。

投章献策谩多谈,能雪冤忠死亦甘。

一片丹心天日下,数行清泪岭云南。

光荣归佩呈佳瑞,瘴疠幽居弄晚岚。

人事千头及万头,得时何喜失时忧。


只知紫绶三公贵,不觉黄粱一梦游。


适见恩纶临定武,忽遭分职赴英州。

乘槎远引神仙客,万里清风上海涛。


回首不知沙界小,飘衣犹觉色尘高。


须弥有顶低垂日,兜率无根下戴鳌。

野鸟游鱼信往还,此身同寄水云间。


谁家晚吹残红叶,一夜归心满旧山。


可慰摧颓仍健食,比来通脱屡酡颜。

草满池塘霜送梅,疏林野色近楼台。


天围故越侵云尽,潮上孤城带月回。


客梦冷随枫叶断,愁心低逐雁行来。

厌暑多应一向慵,银钩秀句益疏通。


也知堆案文书满,未暇开轩砚墨中。


湖面新荷空照水,城头高柳漫摇风。

别后休论信息疏,仙凡自古亦殊途。


蓬山路远人难到,霜柏威高道转孤。


旧赏未应忘楚国,新诗闻已满皇都。

三朝出处共雍容,岁晚交情见二公。


乘兴不辞千里远,放怀还喜一樽同。


嘉谋定国垂青史,盛事传家有素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