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娇软不胜垂,瘦怯那禁舞。


多事年年二月风,剪出鹅黄缕。



一种可怜生,落日和烟雨。

古戍饥乌集,荒城野雉飞。


何年劫火剩残灰,试看英雄碧血,满龙堆。



玉帐空分垒,金笳已罢吹。

古木向人秋,惊蓬掠鬓稠。


是重阳、何处堪愁。


记得当年惆怅事,正风雨,下南楼。

晚妆欲罢,更把纤眉临镜画。


准待分明,和雨和烟两不胜。



莫教星替,守取团圆终必遂。

烛花摇影,冷透疏衾刚欲醒。


待不思量,不许孤眠不断肠。



茫茫碧落,天上人间情一诺。

尘满疏帘素带飘,真成暗度可怜宵。


几回偷拭青衫泪,忽傍犀奁见翠翘。



惟有恨,转无聊。

小构园林寂不哗,疏篱曲径仿山家。


昼长吟罢风流子,忽听楸枰响碧纱。



添竹石,伴烟霞。

谁道阴山行路难。


风毛雨血万人欢。


松梢露点沾鹰绁,芦叶溪深没马鞍。

雁贴寒云次第飞,向南犹自怨归迟。


谁能瘦马关山道,又到西风扑鬓时。



人杳杳,思依依,更无芳树有乌啼。

霜冷离鸿惊失伴,有人同病相怜。


拟凭尺素寄愁边,愁多书屡易,双泪落灯前。



莫对月明思往事,也知消减年年。

昨夜个人曾有约,严城玉漏三更。


一钩新月几疏星。


夜阑犹未寝,人静鼠窥灯。

点滴芭蕉心欲碎,声声催忆当初。


欲眠还展旧时书。


鸳鸯小字,犹记手生疏。

丝雨如尘云著水,嫣香碎拾吴宫。


百花冷暖避东风,酷怜娇易散,燕子学偎红。



人说病宜随月减,恹恹却与春同。

藕风轻,莲露冷,断虹收,正红窗、初上帘钩。


田田翠盖,趁斜阳鱼浪香浮。


此时画阁垂杨岸,睡起梳头。

近来无限伤心事,谁与话长更。


从教分付,绿窗红泪,早雁初莺。



当时领略,而今断送,总负多情。

枕函香,花径漏。


依约相逢,絮语黄昏后。


时节薄寒人病酒,刬地梨花,彻夜东风瘦。

莲漏三声烛半条,杏花微雨湿轻绡,那将红豆寄无聊?


春色已看浓似酒,归期安得信如潮,离魂入夜倩谁招?

莫把琼花比澹妆,谁似白霓裳。


别样清幽,自然标格,莫近东墙。



冰肌玉骨天分付,兼付与凄凉。

马上吟成促渡江,分明闲气属闺房。


生憎久闭金铺暗,花冷回心玉一床。



添哽咽,足凄凉,谁教生得满身香。

相逢不语,一朵芙蓉著秋雨。


小晕红潮,斜溜鬟心只凤翘。



待将低唤,直为凝情恐人见。

曲阑深处重相见,匀泪偎人颤。


凄凉别后两应同,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。



半生已分孤眠过,山枕檀痕涴。

谢家庭院残更立,燕宿雕梁。


月度银墙,不辨花丛那瓣香。



此情已自成追忆,零落鸳鸯。

背立盈盈故作羞,手挪梅蕊打肩头。


欲将离恨寻郎说,待得郎归恨却休。



云澹澹,水悠悠,一声横笛锁空楼。

别绪如丝睡不成,那堪孤枕梦边城。


因听紫塞三更雨,却忆红楼半夜灯。



书郑重,恨分明,天将愁味酿多情。

问君何事轻离别,一年能几团圆月。


杨柳乍如丝,故园春尽时。



春归归不得,两桨松花隔。

人生南北真如梦,但卧金山高处。


白波东逝,鸟啼花落,任他日暮。


别酒盈觞,一声将息,送君归去。

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


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


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


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

老来情味减,对别酒,怯流年。
况屈指中秋,十分好月,不照人圆。
无情水,都不管,共西风只管送归船。
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

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


沙场秋点兵。

甚矣吾衰矣。


怅平生、交游零落,只今馀几!


白发空垂三千丈,一笑人间万事。


问何物、能令公喜?


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