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人在画屏中住,客依明月边游。


未卜柴桑旧宅,须乘五湖扁舟。

弱累已偿俗尽,老身将伴僧居。


未许季鹰高洁,秋风直为鲈鱼。

湖目也堪供眼,木奴自足为生。


若话三吴胜事,不惟千里莼羹。

垂柳阴阴日初永,蔗浆酪粉金盘冷。


帘额低垂紫燕忙,蜜脾已满黄蜂静。



高楼睡起翠眉颦,枕破斜红未肯匀。

芙蓉杂金菊,枝叶长阑干。


遥怜退朝人,糕酒出大官。


岂知江海上,落英亦可餐。

我本海南民,寄生西蜀州。


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远游。


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劣优。

仆初入庐山,山谷奇秀,平生所未见,殆应接不暇。


遂发意不欲作诗。


已而,见山中僧俗皆云:“苏子瞻来矣!


”不觉作一绝云:“芒鞋青竹杖,自挂百钱游。

今日我重九,谁谓秋冬交。


黄花与我期,草中实后凋。


香馀白露干,色映青松高。

先君昔未仕,杜门皇祐初。


道德无贫贱,风采照乡闾。


何尝疏小人,小人自阔疏。

山城九月冒朝寒,讲武台南路屈盘。


驺子雨中乘马去,村童烟外倚墙看。


鸦啼冢木秋风急,鹭立渔船夜水乾。

天地虽虚廓,惟海为最大。


圣王皆祀事,位尊河伯拜。


祝融为异号,恍惚聚百怪。

闻说官军取乞訚,将军旗鼓捷如神。


故知无定河边柳,得共中原雪絮春。

青青一寸松,中有梁栋姿。


天骥堕地走,万里端可期。



世无阿房宫,下建五丈旗。

霭霭龙旗色,琅琅木铎音。


数行宽大诏,四海发生心。

旌旗翻,疑有无。


日惨变,神在涂。


飞赤篆,诉阊阖。

岑寂东园可散愁,胶胶扰扰梦神州。


万竿苦竹旌旗卷,一部鸣蛙鼓吹收。


雨后月前天欲冷,身闲心远地偏幽。

朔风催入峡,惨惨去何之?


共指苍山路,来朝白帝祠。


荒城秋草满,古树野藤垂。


浩荡荆江远,凄凉蜀客悲。

我昔南行舟系汴,逆风三日沙吹面。


舟人共劝祷灵塔,香火未收旗脚转。


回头顷刻失长桥,却到龟山未朝饭。

曹子本儒侠,笔势翻涛澜。


往来戎马间,边风裂儒冠。


诗成横槊里,楯墨何曾干。

拚沉醉、金荷须满。


怕年年此际,催归禁籞,待黄柑宴。

庭松偃盖如醉,夏雨凄凉似秋。


有客高吟拥鼻,无人共吃馒头。

东武小邦,不烦牛刀。


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,非不尽也。


虽隔数政,犹望掩恶耳。

维元祐六年,岁次辛未,九月丙戊朔,从表侄具位苏轼,谨以清酌肴果之奠,昭告于故太师衮国文忠公安康郡夫人之灵。


呜呼!


轼自龆龀,以学为嬉。


童子何知,谓公我师。

郁郁苍髯千岁姿,肯来杯酒作儿嬉。


流芳不待龟巢叶,扫白聊烦鹤踏枝。


醉里便成攲雪舞,醒时与作啸风辞。

我昔少年日,种松满东冈。


初移一寸根,琐细如插秧。


二年黄茅下,一一攒麦芒。

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


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


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




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,岂有不通世务者耶?




艾子曰:“不须试之他,但问君之子,所食者米,从何来?


若知之,吾当妄言之罪。

蜀中有杜处士 ,好书画,所宝以百数。


有戴嵩《牛》一轴,尤所爱,锦囊玉轴,常以自随。



一日曝书画,而一牧童见之,拊掌大笑,曰:“此画斗牛也,牛斗,力在角,尾搐入两股间,今乃掉尾而斗,谬矣。

凉飙呼不来,流汗方被体。


稀星乍明灭,暗水光弥弥。


香风过莲芡,惊枕裂鲂鳢。

桓山之上。


维石嵯峨兮。


司马之恶。

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


歌管楼台声细细,秋千院落夜沉沉。